探询成熟erp的标准

探询成熟erp的标准

ID:2501202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探询成熟erp的标准_第1页
探询成熟erp的标准_第2页
探询成熟erp的标准_第3页
探询成熟erp的标准_第4页
探询成熟erp的标准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询成熟erp的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询成熟ERP的标准

2、第1lunRP到ERP,从BOM到MPS,软件功能与管理目标早已同步延伸到分销、财务、资产管理和决策支持等各个环节,各种功能逐渐定型,应用方案也日益清晰。因此,成熟的ERP也应该体现在这些深度应用环节的成熟上。  3、管理广度的成熟度:ERP需要打破MRP-II只适用于传统制造业的行业局限性,需要把触角伸向各行各业,真正体现ERP的应用范围扩展性,并逐渐形成针对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来满足不同行业业务的特殊需求。从管理方面看,企业应该超越以物料需求为核心的生产经营管理范畴,在人、财、物、产、供、销各个方面实现以

3、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  必须适应企业生存环境  成熟的ERP产品必须适应企业的生存环境。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纵向成熟度:某企业管理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企业在不同的发展规模中会遇到6种不同的管理危机,也就是说企业发展会经历从关键技术到战略乃至文化的阶梯状的跨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企业的经营规模息息相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遵循分阶段、逐步深化的过程,是一种纵向成熟的过程,如果一味追求一步到位,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人力的浪费,甚至还会造成员工素质、管理基础和软件应用之间不可逾越的“巨大鸿沟”,所以这种策略是冒进

4、的。  2、横向成熟度:对于ERP来说,仅仅考虑规模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行业特性,因为行业特性往往决定企业竞争的焦点。所以成熟的ERP系统也应该支持企业由于行业特点所表现出的不同竞争形态。例如对于资源竞争形态的企业,在企业特征上表现为多层分销模式、销售渠道结构复杂、物流和资金流的周转速度快以及客户需求复杂的特点,其需求信息基本包括渠道业绩考核、库存的协同控制、销售策略效果分析、市场销售与客户需求变动趋势等内容,具备上述特征的企业对于ERP产品就会有相应的特殊需求。  3、交叉融合的成熟度:就企业管理的对象而言,人、事、物是三个最

5、主要的方面,“人”的问题是任何IT系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的;而“事”的本质就是流程,是事务的信息处理流程,这是ERP关注的重点。“物”是ERP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这也是任何利用有形物体进行商业活动的企业必须关注的重点,由于“事”与“物”大多数情形下存在互动的关系,因此,由于“物”的状态与变化所引发的管理问题与ERP直接关联。  一个成熟的ERP产品,不仅要在系统理论上能够满足中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需求,还必须在客户的规模以及特征上与之相适应,否则不但不能符合成熟的标准,还将遭到市场的淘汰。  与企业业务高度集成  ERP把企业看成是完

6、整的系统,对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进行整合,按照集成的方式来处理企业的各项活动。ERP系统的成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集成:  1、纵向集成化管理的成熟度:ERP系统必须在企业总部与各级分支机构之间,实现动态、实时的信息交换,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纵向集成。  2、业务功能横向集成的成熟度:ERP系统应该可以在企业数据和信息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企业业务功能的横向集成。成熟的ERP软件应该在每个表单或MENU内提供充分的选项及配置功能,体现高度的集成性并彻底摒弃人为的操作,摆脱企业目前的固化管理模式以及

7、人工作业。  3、多流集成的成熟度:ERP系统应该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高度集成和统一,使企业逐步走向虚拟、敏捷和互动的高级形态。  技术与应用的完美结合  ERP是综合应用了C/S或者B/S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讯等信息技术成果,以现代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技术和应用的完美结合是ERP成熟的一个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平台与底层技术的成熟度:平台的选择并不是成熟ERP的关键因素,但ERP产品的平台应该能支持主流技术,完全提供多平台支持,适合

8、企业今后的IT系统升级改造,满足技术成熟、市场占有率高、有发展前景的特点。  2、技术延展性的成熟度:ERP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系统的集成性,所以系统的集成以及模块之间的无缝衔接程度应当作为ERP成熟与否的一个标准。ERP作为企业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要从CAD、CAPP等系统中获取数据,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  3、技术可维护性成熟度:成熟的ERP要真正在企业内运作成功,就必须最终摆脱开发商的影响,必须是一个稳定的ERP软件,能完全独立进行维护/扩展。所以在技术方面对ERP的要求是支持后台编译、预留与其他系统的接口、采用标准技术等。  

9、判断ERP成熟与否的标准需要全盘考虑,本文仅仅是抛砖引玉,衷心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企业管理人员、ERP厂商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参与进来,共同推进中国ERP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