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ID:2501221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_第1页
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_第2页
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_第3页
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_第4页
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北地区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措施

2、第1 摘要以西北地区节水技术创新为基础,指出西北地区农业用水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界定水权、制订分水合约和监督合约实施的制度、建立并实施监督制度、发放取水许可证、实行水情公示制度、实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等。从成立用水户协会、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进行水权交易等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用水管理组织与制度创新的途径。关键词西北地区水资源农业用水节水管理在西北地区,水资源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社会的命脉。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西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水资源短缺应对

3、措施的进展,从一个侧面反映西北地区人文历史和经济的发展。一、西北地区节水技术创新1.从平整土地、缩小地块入手,改进灌溉方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主要在田间采取只需劳动投入便能达到目标的节水措施,如平整土地,改大畦为小畦,改长畦为短畦,逐步实现了由漫灌到沟灌、畦灌的转换,这些措施为减少单位耕地灌水量发挥了积极作用。2.从科学试验入手,降低农作物灌溉定额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针对灌水量过大、轮灌期过长、而次数过少的做法,各省、自治区的研究机构对适宜的灌水量、灌水次数和灌水时间进行了长期的试

4、验。如青海通过反复试验总结出适宜的灌溉制度是:麦类作物每公顷冬灌1950m3或春灌1800m3,分蘖1200m3,抽穗975m3,灌浆975m3;豆类作物每公顷冬灌1950m3或春灌1800m3,开花1125m3,结荚900m3,灌浆900m3。各个灌区参照灌溉试验的成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改进灌溉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单位农田的灌水量。3.从应用节水灌溉设施入手,减少农作物灌溉定额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喷滴灌试验,但这项工作没有得到推广,甚至在点上也没有维持下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当时农村资金极为短缺,

5、缺乏采用资金密集型节水技术的条件;二是喷滴灌技术不仅不变成本高,可变成本也高,适宜在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灌溉但需要补充灌溉,且补充灌溉效益极为显著的地区采用,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不属于这样的地区。4.从农艺技术入手,减少农作物灌溉定额20世纪80年代主要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这项试验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推广于1984年。例如新疆,当时棉花种植面积20万hm2,其中13万hm2采用地膜覆盖,目前113万hm2棉花已全部采用地膜覆盖,玉米和甜菜的地膜覆盖率分别达到70%和50%。同时还推广了抗旱保水剂。5.

6、从渠道衬砌入手,减少输水损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要措施是渠道防渗,以减少输水损失。如新疆,1990~1998年,农民共集资43.8亿元,投劳7.3亿个工日,完成土石方15.9亿m3,使防渗渠道由不足2万km增加到10.5万km,斗渠以上的渠道防渗率已达到60%,渠系水利用率提高到0.52。与1990年相比,年节水量达到40多亿m3。6.从雨水资源化入手,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了使更多的降水转化为可供利用的水资源,甘肃、青海和宁夏的部分地区实施了“窖井节水灌溉脱贫工程”。如青海省近3年修建了7.

7、7万眼水窖,可蓄水200多万m3,已蓄水的5万余眼,实际蓄水120余万m3。“十五”期间,将新建水窖50.9万眼,平均每户修6眼窖,户均蓄水量将达到210m3。牧区每户修建蓄水池2座,户均蓄水量将达到60m3。7.推广节水示范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家推行节水示范项目,一个项目100万元,地方要按1∶1配套。如新疆,目前已有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哈密市和裕民县4个国家级节水示范区,已建成高标准节水示范工程1200hm2,节水374.4万m3。8.从调整夏秋作物结构入手,平衡用水需求在有条件的

8、地方还采取了调整夏秋作物结构,以平衡用水需求的措施。如甘肃,根据河源来水集中在7、8、9三个月的特点,将夏禾种植比例由以往的90%调整为75%,将秋禾及其他作物由10%调整为25%。二、农业用水管理在历史上,西北地区主要靠非正式制度安排,如盟约告示及乡规民约等进行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民国时期,以政府制订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法规和部门规章为标志,进入了按正式制度安排进行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阶段。例如,陕西的泾惠、渭惠、梅惠、黑惠、褒惠、汉惠等渠的管理规则均得到当时国民政府行政院的核准,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9、。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北地区的农业用水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最初采用的是单一的行政管理手段,随着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的介入,逐步形成了农业用水的管理体系。农业用水管理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明确界定水权,以控制盲目开垦的行为;二是制订分水合约和监督合约实施的制度,以消除或减少用水纠纷的发生;三是根据灌渠岁修规则征集工料并安排维修事宜,以确保灌溉系统安全运行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四是依照水费交纳规则收款,以确保管水机构运作和用水管理的可持续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