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

ID:25014676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1页
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2页
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3页
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张伟刘奇孙炳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50040)【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0405-02【摘要】目的讨论婴儿湿疹的中医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根据皮疹及全身症状特点,清热、利湿、祛风各有所重;目标是消炎止痒。【关键词】婴儿湿疹中医治疗婴儿湿疹中医称“奶癬”,乂名“胎敛疮”,多为体质过敏,为风湿所袭,搏于气血而发。常发于婴儿的颜面部及皮肤皱褶部,也可累及全身。分干、湿二型。起初形如粟粒,

2、散在或密集,疹色红,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癣疥而不流津水的,为“干敛疮”,偏于风热盛。如皮肤起粟,瘙痒无度,破则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体其他各部,为“湿饮疮”,偏于湿热重。此证常使患儿躁烦,睡卧不安,病久皮肤可有苔藓样变化,若皮损渗出液减少,肤红减退,为好转的现象。木病即“婴儿湿疹”。多见于肥胖婴儿,通常在生后第二或第三个只开始发生。一般随着年龄增K:而逐渐减轻至痊愈。但也有少数病例继续发展至儿童期甚至成人期。诊断思维1.辨病思维(1)诊断要点①多发于出生后1一3个月的婴儿。②好发于颜面,尤以双颊或额部多见,也

3、可发于颈、肩胛、躯干及四肢。③皮损为红斑、丘疹、丘疱疹,可融合成片。表面有糜烂、渗液或黄色痂皮,境界不清,亦有干燥浅红斑及丘疹,表面有少许糠秕样鳞屑。④自觉剧痒,患儿常搔抓、烦躁哭闹。渗出型湿疹:常见于肥胖型婴儿,初起于两颊,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常因剧痒搔抓而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严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及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干燥型湿疹:多见于瘦弱的婴儿。好发于头皮、眉间等部位。表现为潮红、脱屑、丘疹但无明显渗出。呈慢性吋也可轻度浸润肥厚,奋皲裂抓痕或结血痂。常因阵发性剧烈瘙痒而

4、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2)鉴别诊断①瘾疹:以身体瘙痒,搔之出现红斑隆起,形如豆瓣,堆累成片,发无定处,忽隐忽现,退后不留痕迹为主要表现。②黄水疮:以生于皮肤的脓疮、结痂、流黄水、浸淫成片,瘙痒为主要表现,血常规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1.辨证思维(1)本病常由先天禀赋不足,母亲过食肥甘及辛辣汕炸之品,湿邪蕴结,损伤胎儿;或后天饮食失节,过食生冷肥甘或暴饮暴食,脾运失常,生湿化热;或外感风、湿、热邪,发于肌肤而表现为红斑、丘疹、丘疱疹、渗出和结痂。(2)湿蕴日久,化热而伤津耗血,血虚生风生燥,则肌肤失养而至

5、皮肤灰白、肥厚、粗糙、干燥、脱屑等。治则思维1.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正确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一般初期治疗以祛邪为主,中期治疗以调节、疏理为主,后期治疗以补养为主。2.中医辨证论治,必须注意三个环节和一个目标:三个环节为风、湿、热,根据皮疹及全身症状特点,清热、利湿、祛风各有所重;一个0标是消炎止痒,瘙痒是本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症状,皮损可以使皮肤发痒,由于痒而搔抓又加重皮肤损害,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措施止痒,以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按照皮损的特点放用不同药物。①皮肤发红、发热、瘙痒、化脓者,用石膏、黄连、荆

6、芥、连翘等;②皮损渗出明显者,用苍术、茯苓等;③落屑、脱皮、皮肤干燥者,用当归、地黄、玉竹、菟丝子等;④皮肤肥厚、苔藓化加白及、伸筋草、透骨草、黄精;⑤色素沉着明显吋可酌加白及、白芍、白薇、白僵蚕等;⑥瘙痒明显可加地肤子、白鲜皮、苦参等。1.引经药使用。除根据辨证分型治疗外,皮损局限化吋,应重视引经药的使用,颜面部:黄芩、野菊花;腰背部:桑寄生、杜仲、续断;胸背部:柴胡、茵陈;下肢:牛膝、木瓜;上肢:桑枝、姜黄;头部:升麻、羌活、白芷、桑白皮;眼周:谷精草;耳部:柴胡、黄芩等。2.异位性皮炎患儿常伴发育迟缓,酌情使

7、用菟丝子、补骨脂、巴戟天、黄芪、当归、益智仁等补益肾气的药物,促进生长、增强体质,并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3.小儿稚阴稚阳、形气未充,“脾常不足”,健脾尤为重要,遣方用药吋常加苍术、白术、党参等健脾之品;另外,小儿脏器柔弱,必须用药轻灵,多选用甘、淡药物,处方药味不宜过多、分量宜轻。预防与调护1.牛奶过敏者,改用人乳或代乳品。哺乳母亲忌食蛋奶制品及辛辣、海腥食物。2.保持婴儿大便通畅,每天冲服蜂蜜,供给蔬菜和水果。3.忌用碱性肥皂擦洗,衣料用棉布,质地要柔软。夜间用手套包扎婴儿两手,防止抓破皮肤而引起感染。疗效评定

8、1.治愈皮肤光滑,皮疹消失。2.好转皮肤流脂及癣疥症状改善。3.未愈症状未见改善。参考文献[1】陈颖,刘韦刚.製幼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