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

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

ID:25022876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_第1页
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_第2页
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_第3页
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_第4页
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的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被保险人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本文以新《保险法》为视角,对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理由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人身保险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保险人免责  :A  一、对新《保险法》第43条合理性之检讨  原《保险法》第65条第1款规定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第2款规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者伤残的,

2、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失受益权。从条文看,前述两款均出现了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伤残的表述,但设定论人身保险中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与保险人免责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的法律后果却不相同。新《保险法》第43条第1款明确规定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第2款规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的,或者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该受益人丧失受益权。该条前后两款所规制的对象分别为投保人和受益人,消除了原《保险法》第65条前后两款因在规制对象方面均包括“受益人”但法律后果却不相同而产生的理解上的分歧。但对

3、于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情形,立法者仍采取同一做法,即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这一规定常常被作为保险人的完全免责条款加以运用,被冠以“避开道德风险和保险欺诈”的美名。但笔者认为,新《保险法》第43条的这一修改并没完全转变原《保险法》第65条的弊端。立法者为消灭保险合同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行为,完全忽视了对被保险人和其余受益人的利益,有失公平。具体说来,这一规定的不合理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当投保人实施了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行为,一律免除保险公司的责任,忽视了其他权利相关人的保护。  死亡保险合同的最大道德风

4、险实际上于受益人而非投保人。而立法者却在修改《保险法》时,删除了因受益人而保留了因投保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行为而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规定。显然,立法者认为人身保险最大的道德风险在于投保人而非受益人。而实际上,投保人仅仅是保险金的支付人,虽然依据法律规定具有保险利益,但投保人并不必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只有当投保人是受益人时,投保人才享有受益的权利,具有利益驱动性。所以,加重对投保人的惩罚是对防范重点对象的错误判断,实际上是对保险公司的不合理保护。人寿保险合同的保障对象为被保险人、受益人及其被保险人近亲属。因为投保人的个人行为而使保险功能无法实现,

5、违背了保险的精神,也违背了此次保险法修订加强保护被保险人利益的指导思想。其次,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性,《保险法》已经通过死亡保险需要由被保险人书面认可、由被保险人确定受益人等制度为被保险人构筑了第一道严密的道德风险防范屏障,同时也对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进行惩罚,的确没必要再用如此严厉又没有针对性的制裁措施来防范道德风险。最后,人寿险多数具有储蓄性质。任何人不会因为犯罪行为而被剥夺合法财产权,更加不应该因为别人的犯罪行为而被剥夺其应得权利。所以,笔者认为当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时,应贯彻“谁故意伤害,谁丧失权益”的原则加以区别对待,而不应以投保人的主体身份一概而

6、论。  (二)无论投保人是否出于图谋保险金的目的,一律免除保险公司的责任,忽视了其他权利相关人的保护。  在人身保险中,因投保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而免除保险人责任的主要依据是为了防范投保人为骗取保险金而故意制造保险事故伤害被保险人的道德风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保险欺诈。但实际上,相关保险立法并不追究投保人的这一主观心理,而是以其最终呈现的行为外观为依据。只要投保人参与了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或者故意致被保险人死亡,保险人均有权主张免责。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当投保人不是受益人时,投保人并不具有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利益驱动。既然没有谋求保险金的目的,只是因为其他纠纷

7、而杀害被保险人,保险法舍弃受益人之利益不顾而使保险人免责极不合理。有学者认为,对于故意策划保险事故的投保人来说,其主观动机究竟是否为了得到保险金,这在客观上很难界定,保险公司毕竟不是机关,《保险法》也无须解决《刑法》所涉及的犯罪动机理由。但笔者认为,首先,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或者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本身就是一种犯罪行为,其次,保险公司无权评判投保人是否有谋取保险金的意图,而应依据机关和法院之结论。尽管这种故意在客观上不容易认定,但并不意味着无法认定、无须认定,否则保险诈骗罪也就没有追究的可能。《刑法》规定的保险诈骗罪其中一个构成要件就是投保人或受益人必须具有骗取保

8、险金的故意。没有骗取保险金的故意则不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