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ID:25033850

大小:7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_第1页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_第2页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韩晶晶(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2科甘肃兰州730050)【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将不足75岁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75岁及以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PCI治疗。结果:在临床危险因素比例、血管病变及PCI成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IC术后一年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年龄组的冠心病患者行PCI

2、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PCI治疗;TIMIII1血流;心肌梗死;再发性心绞痛;血运重建【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181-02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众多方式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PCI治疗,木文就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行PCI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我院接诊的15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将不足75岁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75岁及以上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括男性患者56

3、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分布于44-74岁,平均年龄(53.17±5.63)岁。对照组括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分布于75〜88岁,平均年龄(77.26±5.0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AG和PCI术,术前24小时常规服用100mg阿司匹林、lOOmg氯毗格雷,然后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lOOmg阿司匹林,支架术后患者予以75mg氯毗格雷,每天1次,至少1年。术后常规进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每天2次,持续3天[1-5】。1.3疗效评定标准对比

4、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血管病变、PCI成功率及术后1年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8.0软件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指标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率的比较采用检验,计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血管病变、PCI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表1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血管病变、PCI成功率对比2)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年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00%,对照组患者为22.00%,前者明显更低

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年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2.讨论PCI是0前治疗冠心病血运重建时常用的治疗方式,它在治疗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7]。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龄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此类患者多合并多个脏器病变,可能会对PCI的治疗造成影响,究竟PCI对于高龄冠心病患者是否同样安全、有效,临床对此方面报道较少[8-10]。本文就我院诊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冋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研究发现,在临床危险因素比例、血管病变及PCI成功率方面,不足75岁的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超过75

6、岁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在PIC术后一年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综上所述,低年龄组的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韦晓军,范晓涌,滕青平,等.12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4,16(05):44-47.[2】林运,朱华刚,刘欣,等.不同年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特征分析[」].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29(06):508-510.[3】刘宝宏,吕立友,张丽华,等.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

7、效果分析[」].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1025-1027.[4】马欢,郑伊颖,耿庆山,等.不同年龄阶段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病变类型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1944-1946.[5】郑继锋,王迎,傅国胜.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临床评价[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23(02):525-527.[6】王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实用全科医学,2007,33(10):636-638.[7】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