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

ID:25051343

大小:71.65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_第1页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_第2页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_第3页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_第4页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的民族民俗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标题:第三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教学目标与要求:1、掌握中国民族的人口、分布及语言文字概况。2、掌握汉族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熟悉节日的起源及节日有关的活动。3、掌握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和中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基本概况:主要分布地区、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和工艺品、主要居住形式、服饰、代表性食品、特殊社交习俗和禁忌。授课时数:10课时教学重点:部分少数民族民俗情况教学内容及过程:引入:由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的不同民风民俗引入。授新课:第三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的民族概况一、中华民族的组成与分布1、概况,总人口、汉族人口、从汉代开始称为汉族2、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有蒙古、

2、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和哈尼族等15个民族;人口较少的民族有:保安、塔塔尔、独龙、鄂伦春、赫哲和俄罗斯等6个民族。3、分布格局——东南稠密、西北稀疏。汉族多聚居在人口稠密的东部地区,少数民族多居住在人口稀疏的西部边疆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交错聚居的格局。二、语言与文字 1、语系、语言——大体上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5大语系。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2、文字3、汉语的概况第二节中国的民俗一、汉族的节趣(一)春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节日活

3、动内容)(二)元宵节——主要有张灯、猜灯谜和吃元宵等习俗。(三)清明节——既是节日又是节气。主要有禁火寒食、祭扫坟墓、踏青郊游、荡秋千、放风筝、蹴鞠及插柳等活动。(四)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民间有:赛龙舟、食粽子、饮雄黄酒、挂香袋、戴香包、采药、插菖蒲和艾叶等习俗。(五)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祭月、拜月习俗,主要活动有:祭拜月神、赏月、赏桂、观潮和吃月饼等习俗。(六)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吃重阳糕、射箭、插茱萸、喝菊花酒等习俗。二、东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一)满族1、主要分布——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2、宗教——信萨满教。3、建筑——多为土木结构。独特之处:院中立

4、“索罗杆”,室内为“转圈炕”。4、服饰——旗袍。把深绛色看做福色。崇尚白色。5、饮食——过节喜吃:哎吉格饽(饺子)。除夕必吃:手扒肉。风味食品有:白煮猪肉、炙猪肉、白片肉、血肠、猪肉酸菜炖粉条和糕点“萨其玛”。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是:满洲席。6、民间艺术——“莽式舞”、“扬烈舞”反映奔马骑射的生活内容。传统的说唱艺术有:清音子弟书、八角鼓等;传统的体育项目有:骑马、射箭和举重等。7、习俗——忌食狗肉,不带狗皮帽子,不能随便坐西炕,产妇产后未满一年的不可坐西炕,不打喜鹊和乌鸦,不得在索罗杆上挂牲畜等习俗。(二)朝鲜族1、主要分布——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主要聚居在吉林延边朝鲜

5、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2)宗教3)建筑——木结构的平房。4)服饰——爱穿白色素衣,有“白衣民族”之称。传统的妇女服饰的特点是:短衣长裙。5)饮食——传统风味食品最有名的有:打糕、冷面、大酱汤、泡菜、辣椒和狗肉。习俗:每日不离大酱和清酱,不吃羊肉和肥猪肉及河鱼、花椒、带甜味的菜,婚丧和佳节时不杀狗,不吃狗肉。爱喝烧酒、饮花茶。6)民间艺术——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有农乐舞、假面舞、长鼓舞和刀舞,妇女有跳板和荡秋千的习俗。最有名的乐器是:伽耶琴。(三)赫哲族1)主要分布——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是我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和使用狗拉雪橇的民族。2)宗教——信

6、仰萨满教。3)建筑——临时住处:“撮罗子”(“圆窝棚”);固定住处:过去是“马架子”、“地窨子”,现在是砖房,院内有鱼楼。4)服饰——鱼皮衣是赫哲族的重要标志。5)饮食——以鱼、肉为主食。6)民间艺术——舞蹈有:萨满跳神舞蹈“跳鹿神”、模仿天鹅动作的舞蹈“哈康布力”、源于俄罗斯的舞蹈皮里西舞。典型的民族乐器:口弦琴。三、西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民俗(一)蒙古族1、主要分布——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2、宗教——早期信萨满教,自17世纪初开始信藏传佛教。3、建筑——蒙古包。4、服饰——蒙古袍。蒙古族服饰包括首饰、长袍、腰带和靴

7、子。5、饮食——以牛、羊肉和奶酪品为主食。喜吃烤肉、烧肉、手扒肉和酸奶疙瘩等。嗜饮奶茶、泡子酒、奶子酒、砖茶等。6、民间艺术——口头文学以英雄史诗《江格尔》最为著名。《蒙古秘史》是中国最早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和文学巨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曲艺有:蒙古说书“乌力格尔”、蒙古说唱“好来宝”。传统舞蹈:安代舞、盅碗舞、筷子舞。传统乐器:马头琴。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起源于古代“祭敖包“的仪式)。(二)维吾尔族1、主要分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地。2教——信仰伊斯兰教。3、建筑——阿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