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

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

ID:2506687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_第1页
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_第2页
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_第3页
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_第4页
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普通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对策论文..【摘要】随着高校扩招,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日趋增多,而他们的心理却越加凸显许多问题,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和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但因为家庭贫困也造成许多大学生心理失衡。本文就贫困大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几点对策。【关键词】高校贫困生心理分析对策一、当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状况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扩招,大大增加了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长远来看,无疑是一个好举措。但高等教育并非义务教育,贫困大学生的数

2、量也会随之日益增加。目前,我院的贫困生数约占到我校总人数的15%,其中特困生如孤儿、低保户、重病户等占到5%左右。虽然教育部和各高校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为贫困生完成学业提供了一定的经济保障。但在解决他们经济危机的同时,却又面临着心理健康的危机。贫困既可以成为奋发进取的动力,也成为不少贫困生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二、各种心理问题的体现1.目标迷茫贫困大学生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在高考指挥棒下,把考上大学作为人生奋斗的唯一目标。面对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他们感到困惑,在“

3、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下,受教育体制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其中蕴含着许多人为因素,一些平时学习成绩较差,能力一般的同学凭借优越的家庭背景却能找到很好的工作。面对不公平的竞争现实,不少贫困生表现出气馁和无奈,甚至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2.自卑感强由于经济和生活上的困难,贫困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总有一种压抑感,不敢与别人主动交往,也不愿轻易接受同学、老师的帮助,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再加上,他们大多数生活在艰苦的条件下,除了学习好之外,其他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差,在他们内心深处,总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卑感

4、。为了维护自尊,他们不会很积极的参加活动。这样自我封闭的生活,贫困大学生的眼界得不到开阔,能力无法得到拓展。3.依赖心理近几年来,国家以及高校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的扶助工作,采取了奖、贷、减、补、免等措施,加大了贫困大学生的物质扶贫工作力度。而部分贫困大学生缺乏奋斗目标,不够自强、自信、自立,同时社会责任感不强、不思进取、坐享其成,不愿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而是把国家、社会、高校当成他们的保护伞,养成了“等、靠、要”的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说明了国家、高校高度重视贫困生的物质扶贫,忽视了贫困生的精神脱

5、贫。因此,在我们对他们进行经济补助的同学,也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活动提高他们的感恩意识。4.缺乏诚信随着高校的扩张,贫困生数量的增加,我国的各项贷款制度也非常的完善。新生报道的时候都有绿色通道可以走,使他们能够顺利的进校读书,而毕业后一些学生的贷款却难以追回,联系不到本人,甚至有些学生为了不还贷连毕业证书都不要。他们觉得贫困生就理应这样,觉得全世界就只有自己是最贫困的。他们不愿意为自己的学业负责,没有诚信可言,更加缺乏感恩意识。三、对策解决研究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贫困大学生

6、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必须依靠学校、社会、家庭和贫困生本人的努力,才能最终解决这一问题。1.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政府、高校、社会在面对贫困学子时,更应该从他们的实际状况出发,对他们的情况给予广泛的关注和认真的研究,完善资助体系,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根本的物质保障。近几年来,我们纺院成立了良好帮困助学体系,在新生入学时成立“绿色通道”小组,并且建立奖、勤、助、贷、免等多个方面的资助制度。使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并把这部

7、分同学归档,并进行跟踪调查,切实有效地为学生解决困难。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贫困生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和其他问题。因此,学校要大力倡导平等、关爱的文明环境,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尽量减少社会上金钱、利益带来的负面影响。我院各系辅导员每年都会组织各种素质拓展活动,让他们互相倾诉,通过了解对方的困境,发现其实自己不是最可怜的人,还有比自己更惨的人,这种方式有利于他们共同的良性发展。在心理辅导的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沟通,同时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和意义。3.

8、引导贫困生正确的认识贫困使他们明白贫困不是他们的错,贫困也不会决定一个人的能力。教育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克服自卑。正视贫困,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好的发展。常州纺院把贫特困学生分级数和等第,根据他们的家庭贫困情况和学习表现情况来决定他的等级以及他们所受到的资助额度,并且根据他们的资助情况规定了他们做义工,在资助他们的同时培养了他们用劳动来换取资助的感恩心理和自己积极进取,认真学习的信念。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病还须心药医,要想很好地解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