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蟹类外部形态

虾蟹类外部形态

ID:25069260

大小:7.06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1-18

虾蟹类外部形态_第1页
虾蟹类外部形态_第2页
虾蟹类外部形态_第3页
虾蟹类外部形态_第4页
虾蟹类外部形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虾蟹类外部形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第一章虾蟹类生物学2虾、蟹类的外部形态虾、蟹类内部器官虾、蟹类的摄食、生长与繁殖虾蟹类的生活史与栖息十足类的分类及主要养殖种类3第一节、虾、蟹类的形态构造4一、虾类的外部形态体形躯体划分5对虾科:东方巨对虾匙指虾科:匙指虾(米虾、玫瑰虾)6猬虾科:俪虾螯虾科:克氏原螯虾7龙虾科:花龙虾(一)头胸部:以典型对虾形态、器官为代表10头胸部:完全被头胸甲覆盖,无分节痕迹,仅有颈沟可认为是头部与胸部愈合过程的余迹。头胸部,在个体发育进程中有14个体节(头部6、胸部8)头胸甲前端突出——额角口位于头部第三体节腹面。11额区眼区触角区颊区胃区肝区心区鳃区1.头胸甲区的划分:8个区122.头

2、胸甲的刺3.头胸甲的脊4.头胸甲的沟13刺:胃上刺、眼上刺、眼后刺、触角刺、鳃甲刺、颊刺、肝刺、肝上刺脊:额角后脊、额角侧脊、额胃脊、眼胃脊、触角脊、颈脊、肝脊、心鳃脊1415沟:中央沟,额角侧沟,眼后沟、额胃沟、眼眶触角沟、肝沟、颈沟、心鳃沟16(二)腹部由7节组成,每节之甲壳各自分离,体节间之甲壳形成关节膜,可自由屈伸,末节锥形,称尾节。肛门在尾节腹面,成纵缝壮。17(三)附肢1.头部附肢6(5)对:复眼1、触角2、大额1、小额22.胸部附肢8对:颚足3、步足53.腹部附肢6对:腹肢5、尾肢118123柄刺内侧附肢内鞭外鞭12345外肢节鞭基肢内叶内肢内肢外肢头部附肢和胸部颚

3、足19组成:基肢、内肢、外肢由于功能的不同,形状发生变化口器:咀嚼,基肢发达胸肢:捕食、爬行,内肢发达腹肢:游泳,内、外肢发达附肢2021步足(5对)22腹部附肢(6对)腹肢:5对尾肢:1对23腹肢(游泳足)构成:基肢内肢外肢雄性:第2对内肢内侧具1雄性附肢24雄性第1对内肢特化为交接器第2对内肢内侧具1雄性附肢25尾肢+尾节=尾扇26(四)鳃腔及鳃鳃甲与胸部体壁之间的腔隙,第二小额外肢伸入摆动水流行呼吸作用。对虾类的鳃位于胸部-胸鳃,按着生部位不同分为:侧鳃:着生于左右侧胸壁上;足鳃:着生于附肢(颚足或步足)底节;关节鳃:着生于胸壁与附肢之间之关节膜上。27(五)性交接器28中

4、国对虾性交接器29日本对虾性交接器30如何辨别虾的性别? 雄性交接器 雄性的交配器官位于胸腹交接部位之下。此器官由首对腹足左右组合而成。呈硬管状是用作运输精子包到雌性交接器。雌性交接器(封闭式纳精囊的种类) 雌性的交配器官位于胸部之下,第四及第五胸足基底之间。由前叶、后叶和侧叶组成。接收及贮存经雄性传输过来的(精荚)精子。31二、蟹类外部形态体制、形态32馒头蟹弧边招潮蟹红斑瓢蟹河蟹33青蟹三疣梭子蟹远海梭子蟹背面观蟹类体制模式图腹面观36附肢头部:5对第一触角第二触角:位置及基节形状大颚第一小颚第二小颚胸部:8对颚足:前3对,与头部后3对组成口器螯足:第4对,御敌、助食步足:后

5、4对,一些种类后1-2对退化腹部雄性:仅留第1、2对,形成交接器,分类依据雌性:4对,位于2-5腹节,分内、外肢,上生刚毛、黏附卵粒37383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