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

ID:25077599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_第1页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_第2页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_第3页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_第4页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教案!花语缤纷—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国英小学孙雪敏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花卉品种,了解花卉知识,赏析花卉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发现,学会感悟生活中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3.培养学生搜集、积累和初步运用、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合作和竞争意识。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描写花的诗词,花卉传说,花的品种介绍,各国国花,花的知识。2.收集花的各种图片、歌曲、照片、音像等资料。3.拍摄各种花展的资料,录象。活动过程一、故事激趣同学们,花是大自然赠予人类最美好的礼物,是

2、有生命的装饰品,是幸福、美好、健康的象征。人们爱花赏花,借花抒情。唐代女主武则天曾借酒催花,以致花王牡丹被贬洛阳。(师讲述故事)今天我们就畅游百花园,徜徉花海间。二、花林漫步(1)(现在,让我们结伴而行,去诗丛中寻芳探香。要求:以小队为比赛单位,每小队商量一下,起一个与花有关,带有诗意的队名。如空谷幽兰队,国色天香队。各小队介绍自己的队名,教师板书各队的名称。)诗丛寻芳:(课件出示,教师请一位同学介绍比赛规则:读诗句,添花名,答对者得一朵小花)借问()()何处落   风吹()()满店香()()落尽子规啼   千树万树()()开牧童遥指()()村 

3、  偶向()()深处行映日()()别样红   ()()依旧笑春风名花诗词:(课件出示,指生读规则:根据花名被诗词,一首得一朵小花,花多为胜。)桃花   菊花   梅花  荷花   桂花(2)每一朵花都代表着浪漫,也有着或美丽或凄婉的传说。让我们进入传说长廊,去品味动人的故事吧。 传说长廊:(课件出示,请同学们任选一种花,讲述它的故事。以流利,流畅,动听为胜)学生讲故事,互评。(宣布刚才各队的得分,鼓舞士气)(3)鲜花,绚丽多姿,高雅别致,观之赏心悦目,闻之芬芳馥郁。我们一起看看花的品种吧。花容花色:(课件出示:各种花的图片。要求每小队介绍花的样子

4、、品种、产地及你所了解的知识。介绍得越多,得的小花越多)学生介绍花的知识。(4)人们习惯用花来表情达意,于是花被赋予了人格化,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语言—花语,成为花文化的主流。我们只有熟悉花语,才能更好地用花来联络感情。花语解读:(课件出示规则:抢答各种花的象征意义,答对,答多为胜)梅花—  菊花—康乃馨—郁金香—玫瑰—水仙—芍药—百合—睡莲—勿忘我—向日葵—花之雅称:牡丹—莲花—兰花—月季—菊花—茉莉—十大名花:()花中四友:(                            )各国国花:(                          

5、  )(5)送花,已成为时尚。可送花却大有讲究。现在,我们来表演一下,在不同场合应该送什么花。心香一束:(课件要求:小队讨论,什么场合送什么花合适,然后表演,并说出理由。)学生表演,师生评分。(6)有些花不仅可以观赏,且具有药理作用,是良药珍馐,可以养颜,美容。花卉妙用:请各小队说出花的一种或几种作用。说多者为胜。学生各抒己见。三、为花留影苏轼有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惜花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爱花,也怕花凋零早。所以,我们用我们的笔写下花的娇容,画下花的芳姿,使它长留我们心中。妙手丹青:(课件出示规则:根据花名,小队合作,画出花的形状,

6、题一首写此花的诗。自己写的小诗可加十分。)浮想联翩:(课件出示规则:根据提示的情境,引用合适的诗句,想象,改编,合作写一个片段。)(一)清明时节,细雨纷纷,一个书生问路于牧童,牧童告诉他,酒家在杏花村。(二)程颢在一个中午,在花丛柳树间穿行。师生共同评分,宣布优胜小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