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ID:25078012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_第1页
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_第2页
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_第3页
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_第4页
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王皎《北京青年》周刊北京100020[摘要]我国城市化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水平低、功能与竞争水平较弱、大城市人口增长快,整体处于人口城市化初级水平。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需要正视人口增长与区域差异双重压力。消除制度性障碍,打破城乡分割二元体制。保护进城农民利益,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关键词]城市化;二元体制;市场主体一、我国当前的城市化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展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改革开放前城市化进程速度慢,波动大,速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改革开放后则高于世界同期城市化水平2倍

2、多。从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看,我们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在较长时间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根据预测,未来30年,我国城市人口比例将达到70%,城市人口将从目前的6亿人上升到10亿人,将有约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未来30年,我国将迎来城市化率增长的高峰期。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大规模流动,外来人口成为城镇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助力。同时小城镇也发展迅速,对城市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助推作用。一批小城镇成长为小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同时,城市化也转变为由国家与

3、民间共同推动的二元模式,并开始展现出动力主题多元化的特点。社区、企业、个人乃至外资等都借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成为城市化基本发动和投资的主体,与此同时,政府、企业、个人也都各自以其独特的方式共同推动着城市化的发展[2]。城市发展也出现区域集中的趋势,以大城市为中信的城市密集区逐步形成和扩大,诸如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但是我国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城市化率高,而西部较低。二、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之中,虽然有了推进城市化的基本取向,但是城市化的质量还不高。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

4、行城乡分治政策及其管理制度,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1、城市化率偏低由于受传统体制和户籍制度改革较为滞后的影响,我国的的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水平的发展,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实现现代化目标的瓶颈所在。同时,我国大城市的规模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尤其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结构规模与人口、经济规模不协调。2、规划建设过热,收费行政化目前我国城市的发展重城而轻市。存在着一定的超越实际条件进行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的的控制过多过严。比如规划建设“过热”,成本过高,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相应减少。许多城市经济并不景气,却好

5、大喜功,靠负债和摊派搞花架子,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浪费。此外,政府行为越俎代庖,把高昂成本转嫁给企业,企业成本再转嫁给消费者,带来变相和隐性涨价,居民购买力实际变弱。同时中小城市还普遍存在空壳市场和大城市的一些烂尾楼现象。3、城乡壁垒积重难返虽然强调资源的市场配置,但在劳动力市场方面,也需要继续改善,一些经济高速增长的城市,农民工的数量巨大,但能够奖励的户口指标非常非常少,在城市耗尽青春的农民工,却少有迁居城市的机会。同时,城市化需要利用城市的辐射能力来拉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其二发挥城市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功

6、能。虽然后一个目标更为紧迫,但是以往重点推进的“县改市”“乡改镇”更侧重前一个目标,强化行政建制,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背道而驰,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城郊农村干部热衷与租售土地,致使全国耕地减少[3]。此外,土地收益流失和非法侵占眼中,浪费大量土地,本地农民用耕地换来城镇户口以后,主要靠城市租金而不是劳动力资本致富,势必加重地方保护,排斥外地人口,居住地和就业地分离引发严重社会问题,阻碍和扭曲人口城市化进程。三、城市化问题的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若即若离,城市化滞后于第三产业低水平互为因果,市场机制及区域整体协调机制弱

7、化。社会变迁的主流仍旧是农民顺应城市,而不是城市接纳农民。1、理论研究亟需加强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解决积重难返的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环境等问题,调整和制定大量产业政策、管理政策、环境资源管理政策等,需要对城市化理论及实践深入研究和创新,我国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如外部性广泛存在,城市建筑投资和执行实施缺乏科学决策,对外部规模经济型和不经济性的分析还不到位。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无论在区位上,还是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分配方面,最佳的资源配置都显得困难。市场缺陷表现在难以完全灵敏地发挥作用,缺乏

8、与城市基础设施密切联系的市场产品。存在各种投机,缺乏商业使用或住宅效用价值分析等问题。没有令人满意的资源配置模式可以决定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的最佳组合。2、制度性障碍需要改善城市之间横向联系薄弱,要素流动不畅,尤其是城镇密集地区,地方保护注意猖獗,恶性竞争眼中,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和摩擦频繁发生,长期形成的“行政区经济”或“块块经济”格局难以彻底打破[4]。衡量城市化速度有不同的统计口径,统计意义的进程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