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

《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

ID:25085103

大小:454.00 KB

页数:122页

时间:2018-11-18

《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_第1页
《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_第2页
《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_第3页
《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_第4页
《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礼仪》教(学)案改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2010年3月9日第一周星期一第1、2节一、课题第一章礼仪概述学时2二、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东西、方礼仪的差异;礼的相关概念和礼仪的功能。三、重点难点难点:礼仪发展到各个阶段时的特征。礼的相关概念之间关系。重点: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的概念和功能四、教具与挂图无五、课堂类型与方法新授课讲授法六、复习提问()分钟七、布置作业(题目及来源)八、参考书教材编写日期月日任课教师审批意见审批人签名年月日九、新课内容(附后)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礼仪概述一、中国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中

2、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礼仪又历经那几个时期呢?笼统得来说,礼仪的发展史可以分为:礼仪的起萌时期、礼仪的革创时期、礼仪的形成时期、礼仪的发展和变革时期、礼仪的强化时期、礼仪的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8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一、礼仪的起萌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至今大约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此时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

3、芽。例如,生活在距今约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懂得这样去打扮自己。他们把兽骨、贝壳、野花戴在头上或者挂在脖子上,去装饰或炫耀自己。而他们去世的族人身旁撒放赤铁矿粉,举行原始宗教仪式,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葬仪。①二、礼仪的革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诞生了农业和畜牧业。在此后的数千年的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例如在仰韶文化时期的遗址及有关资料表明,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尊卑有序、男女有别。而长辈坐上席,晚辈坐下席;男子

4、坐左边,女子坐右边等礼仪日趋明确。三、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原始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精致打磨的石器(后来又发现了金属)取代了旧石器时代的笨重的石器和木棍,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提高使劳动者拥有了更多的剩余消费品,进而产生了剥削,最终不可避免地诞生了阶级,人类开始向奴隶制社会挺进。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到了夏代(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5世纪),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向早期奴隶社会过渡。在此期间

5、,尊神活动升温。在原始社会,由于缺乏科学知识,人们不理解一些自然现象。他们猜想,照耀大地的太阳是神,风有风神,河有河神……因此,他们敬畏“天神”,祭祀“天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礼仪包含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若干准则,又是原始社会宗教信仰的产物。礼的繁体字“礼”,左边代表神,右边是向神进贡的祭物。因此,汉代学者许慎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②以殷墟为中心展开活动的殷人,在公元前14世纪至前11世纪活跃在华夏大地。他们建造了中国第一个古都——地处现河南安阳的殷都,而他们在婚礼习俗上的建树,被其尊神、信鬼的狂热

6、所掩盖。推翻殷王朝并取而代之的周朝,对礼仪建树颇多。特别是周武王的兄弟、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他制作礼乐,将人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情操等统统纳入一个尊卑有序的模式之中。全面介绍周朝制度的《周礼》,是中国流传至今的第一部礼仪专著。《周礼》(又名《周官》),本为一官职表,后经整理,成为讲述周朝典章制度的书。《周礼》原有6篇,详介六类官名及其职权,现存5篇,第六篇用《考工记》弥补。六官分别称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其中,天官主管宫事、财货等;地官主管教育、市政等;春官主管五礼、乐舞

7、等;夏官主管军旅、边防等;秋官主管刑法、外交等;冬官主管土木建筑等。春官主管的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是周朝礼仪制度的重要方面。吉礼,指祭祀的典礼;凶礼,主要指丧葬礼仪;宾礼,指诸侯对天子的朝觐及诸侯之间的会盟等礼节;军礼,主要包括阅兵、出师等仪式;嘉礼,包括冠礼、婚礼、乡饮酒礼等。由此可见,许多基本礼仪在商末周初已基本形成。此外,成书于商周之际的《易经》和在周代大体定型的《诗经》,也有一些涉及礼仪的内容。③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在西周,青铜礼器是个人身份的表征。礼器的多寡代表身份地位高低

8、,形制的大小显示权力等级。当时,贵族佩带成组饰玉为风气。而相见礼和婚礼(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等“六礼”)成为定式,流行民间。此外,尊老爱幼等礼仪,也已明显确立。四、礼仪的发展、变革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前221年,东周时期)西周末期,王室衰微,诸侯纷起争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承继西周的东周王朝已无力全面恪守传统礼制,出现了所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