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地平线上》教案

《西地平线上》教案

ID:25087001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西地平线上》教案_第1页
《西地平线上》教案_第2页
《西地平线上》教案_第3页
《西地平线上》教案_第4页
《西地平线上》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地平线上》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地平线上》教案!《西地平线上》教案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体会几次落日所蕴含的精神内涵,理解“大美”的含义。2、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3、抓住景物描写,感悟落日之美,体会手法对写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抓住景物描写,感悟落日之美,体会手法对写景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理解联想在文中的作用。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问】谈起西部,你们会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谈。很多古诗的歌颂都送给了西部。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对我们来说,西部是充满新奇和陌生的所在。现在就让我们走

2、进西部,走近西地平线上的几次落日。【板书题目】二、整体感知1、文中记录了几次落日?明确:除开头结尾外,共写了三次落日。过渡:写了三次落日,三次都带给截然不同的感受。他到底是如何写落日的?第二次落日最复杂,先让我们共同来赏析。三、文本研习(6—16自然段)1、如何描写落日?突出了落日怎样的特征?学生默读课文,划出描写落日的句子。师生明确,多媒体展示以下句子:①中午一过,太阳刚偏西,就变得不怎么显明了,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冷冷地停驻在西边天空。(从色彩、形状、触觉的角度作静态描写,还运用了比喻。突出了落日

3、毫无生气的特点。)②整个一个下午,太阳就这样不死不活地在我们的车屁股的地方照耀着。说是白天吧,但是恍然如同晚上,说是夜间吧,在我们匆匆的回头中,分明有一个物什,在西天半空悬着。?(运用错觉,幻觉描写,也突出落日毫无生气的特点。)③最辉煌的罗布泊的落日出现在黄昏。……当时,在我们不经意的一次回头中,蓦地看见空旷的西地平线上,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从色彩的角度作静态的描写,写出了壮丽的感受)④西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消失,一切又重归于死寂。(从色彩角度进行描写,又由动态转

4、入静态,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落日奇幻的特点。)学生找一个句子分析,随机让发言好的学生读分析的句子。齐读第③句。师点拨并总结手法:我们可以从色彩、形状写景,运用修辞手法,调动各种感官,突出景物的特征。这里又突出了落日的一种变化之美。2、观赏了这轮落日,有哪些感受?学生找句子,谈感受。明确:①这时我们的车停下来,包括陪同我们一起进罗布泊的“老地质”,都被西地平线上那辉煌的一幕震撼了。追问:这样写起什么作用?——侧面衬托了落日的辉煌。②在那一刻我突然掉下泪来,我感到,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啊

5、!问:你如何理解“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句话?【点拨】你们看,起初落日毫无生机,在降落之前突然变得血红。明确:落日让人想起人的生命走到尽头,人应当轰轰烈烈地辉煌地死去,而不应默无声息。这里,表达了对死亡的思考。③较之日出,落日景象更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板书】壮丽庄严圣神3、文中还写了其它内容。如何理解《泰坦尼克号》音乐、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在文中的作用。①两次写《泰坦尼克号》音乐,用意是否相同?(生读第9、13两个自然段)明确:不同。第一次渲染了死亡的气氛,悲凉

6、的音乐与罗布泊的慌凉空旷以及太阳的灰白相谐调。第二次渲染了庄严、神圣的气氛,由悲凉变为悲壮。②问:为什么写约翰•克利斯朵夫?追问:约翰•克利斯朵夫诞生于太阳,为什么写日落后紧接着写日出?明确:日落是生命的消亡,日出则是生命的开始。想告诉我们,生命是生生不息的,日落也代表重生。情感转为激昂。全班齐读。4、小结对罗布淖尔荒原上的落日,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为我们展示了落日悲壮的美。四、自主赏析接下来,请同学们从第一次或第三次落日片断任选其一,找一两处触动你的句子或语段品读并加以赏析

7、。学生思考。按照学生意愿,先集中讲一次落日。⑴第一次落日示例①第2段:“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赏析:从色彩和形状角度作静态的描写,还运用比喻,突出了它又红又大的特点。②第3段赏析:从色彩和形状角度作静态的描写,突出了它柔和、美丽、安谧的特点。③第5段(发言学生读此句)赏析:a对落日作了动态描写。我们平常以为太阳是静静落下去的,可是这里的太阳却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可见观察之细致。b又运用拟人的手法,说太阳“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将落日写活了,使之具

8、有人的感情色彩,很亲切,让我们想到它对人间的依恋也就是人对生命的留恋。④第4段:“我们全都惊呆了。”第5段:“那一场奇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