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

ID:2509038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_第1页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_第2页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_第3页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_第4页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社会分层中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论文论文关键词:女性主义;阶级位置;阶级认同;社会分层论文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女性主义介入到社会分层研究当中以来,女性的阶级位置与阶级认同,一直是这一领域内争论得最为激烈的议题。本文对西方社会学界围绕这一争论而产生的文献做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和归纳,希冀对中国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一、女性主义介入社会分层研究:从批判前提开始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thesecond-inism)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女性主义学者开始介入到社会分层研究当中。这种介入,往往以对男性主流社会分层研究

2、前提假设的批判开始。最有影响力的早期批判当属琼·亚克尔(JoanAcker)于197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她认为,关于女性的社会位置.freel):许多社会学家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与性别分工相联系的“男性养家糊口”假定,并认为男性和女性有着各自的特殊领域,其中女性的领域是家庭和家务劳动,男性的领域则是市场和带薪工作。由此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分层过程和结构中的女性位置和性别因素被忽视了,分层理论成了一个只是关于白人男性的理论。1其他女性主义者则将批判的焦点聚集在两个议题上。第一,将家庭(family)作为分层唯一的重要单位。伊丽莎白·加尼思(El

3、izabethGarnsey)认为,这一做法既模糊了家庭中的男女不平等,也忽视了越来越的女性参与到劳动市场当中并饱受不平等的事实。事实上,社会学应该更加关注妇女的工薪劳动和家务劳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各自与资本主义体制的关系,以及对阶级结构和阶级意识造成的复杂影响。2第二,“丈夫阶级起源论”。米歇尔·斯坦沃茨(MichelleStaninancemodel)赞许有加。7埃里克森的主张是:家庭的阶级地位与“支配等级制”中位于最高地位的那个人相一致,而大多数情况下,拥有最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成员(往往是劳动市场联系最紧密的人)处于支配地位,

4、由于性别平等的存在,这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男性。8事实上,“支配模型”后来也为戈德索普所接受,这有他与埃里克森合著的著作为证(因此,有的学者也将“支配模型”视为一种“新传统模型”)。9在这部主要考察社会流动的著作中,关于女性的阶级状况,他们坚持认为,尽管女性的就业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在决定她们的观念方面,“夫妻关系上的阶级”(conjugalclass)比“职业上的阶级”(occupationalclass)更有意义:比如,在主观阶级认同(subjectclassidentification)方面,埃里克森和戈德索普利用一组数据,试图证

5、明“已婚妇女的阶级认同,确实通常与她们丈夫的阶级位置有关,而不是她们自己”。10其他学者的调查也声称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不管对男性还是女性来说,女性职业的阶级特征似乎对他们的阶级认同并没有什么影响。11这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戈德索普才敢宣称,他们所使用的“阶级图式”不考虑性别,没有什么要指责的。阶级分析要讨论的只是阶级而不是性别,不要苛求他们的阶级图式能解释和性别有关的现象。换句话说,那是性别研究的事情,和阶级分析无关。作为社会分层另一个主要流派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埃里克·奥林·赖特(ErikOlinichelleStanenandC

6、lassAnalysis:AReplytoJohnGoldthorpeJ.Sociology,1984,18(12).4NickyBrittenandAnthonyHealth.enandSocialClassA.Gamarnikoann,1983.5AnthonyHealthandNickyBritten.akeaDifference:AReplytoGoldthorpeJ.Sociology,1984,18(4).6JohnGoldthorpe.en,obilityinIndustrialSocietiesM.Oxford:Clar

7、endonPress,1992.11JohnHammond..Cambridge:PolicyPress,1993.17PeterTaylor-Gooby.PersonalConsumptionandGenderJ.Sociology,1985,19(2).18JanPahl.PatternsofMoneyManagementarriageJ.JournalofSocialPolicy,1980,(9).19AmartyaSen.FamilyandFood:SexBiasinPovertyA.AmartyaSen(eds.).Resou

8、rces,ValuesandDevelopmentC.London:BlackilySurvive?J.AustralianSociety,1983,2(3).21KathleenRitterandLo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