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ID:25092473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_第1页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_第2页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_第4页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徐慧洪舒恩芬沈周斌夏水伟【关键词】螺旋CT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X线检查能明确积液存在,但难以区别积液的性质,临床上行胸腔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而CT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良、恶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作者收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56例胸腔积液病例,回顾性分析良、恶性胸膜腔病变的CT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CT对胸腔积液的定性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螺旋CT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徐慧洪舒恩芬沈周斌夏水伟【关键词】螺旋CT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是临床上的常见病,X

2、线检查能明确积液存在,但难以区别积液的性质,临床上行胸腔穿刺进行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是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而CT检查对胸腔积液的良、恶性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作者收集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56例胸腔积液病例,回顾性分析良、恶性胸膜腔病变的CT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CT对胸腔积液的定性诊断水平。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胸腔积液中良性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37~86岁,平均43岁;包括:结核性8例、化脓性14例、外伤性7例、心源性3例。结核性根据临床症状、胸腔积液化验和抗结核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而确诊,其余根据

3、病史和穿刺胸腔积液化验检查证实。恶性胸腔积液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5~89岁,平均79岁;包括:支气管肺癌胸膜转移15例、肝癌6例、食管癌、乳腺癌及白血病胸膜转移各1例,所有病例均根据临床肿瘤病史和(或)经穿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证实。1.2方法CT扫描用GEHispeedDaul型全身CT扫描机,扫描范围自肺尖至两后肋膈角平面,扫描层厚10mm,间隔10mm,对可疑病灶处再做薄层扫描(层厚、间隔均为1mm)。本组病例部分采用增强扫描,经肘部静脉团注300mg/ml的碘普罗安100ml,注射速率为2.5ml/s。常规纵隔窗和肺窗摄片。2结

4、果56例胸腔积液的性质经胸腔穿刺、胸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证实或根据临床症状、胸腔积液化验和治疗后胸腔积液吸收而确诊,其CT表现如下。2.1胸腔积液量本组良性胸腔积液中6例为大量积液、26例少至中量胸腔积液。而恶性胸腔积液中14例为大量积液、10例少至中量胸腔积液。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时,患侧肺组织受压不张,良性者表现为气管、纵隔向健侧移位,而恶性者表现为纵隔固定、僵直感。2.2胸膜改变本组56例中有32例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胸膜增厚,其中恶性胸腔积液14例、结核性8例、化脓性10例。另24例显示为正常均匀胸膜,其中良性14例、恶性10例。(1)恶性胸腔积

5、液中胸膜异常的CT征象:①壁层胸膜结节样增厚,多见于肋胸膜处,单发或多发,有轻度强化。本组中占恶性胸腔积液83.3%(20/24)。②壁层胸膜不规则增厚(厚度>10mm),本组均为其他部位癌肿转移,占恶性胸腔积液75.0%(18/24)。③环状胸膜增厚,占恶性胸腔积液91.6%(22/24)。④纵隔胸膜增厚,本组19例,占恶性胸腔积液79.1%(19/24)。⑤胸膜局限受累,且中上部较下部显著13例,占恶性胸腔积液54.15%(13/24)。本组40例恶性胸腔积液中有上述1个或多个征象者22例,占恶性胸腔积液的91.6%,但恶性胸腔积液中上述胸膜改变

6、不能区分肺癌、乳房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胸膜转移。而良性胸腔积液中仅4例出现上述征象。(2)良性胸腔积液中胸膜改变:主要表现为脏层胸膜增厚、线状粘连,胸膜钙化,下胸部胸膜增厚(厚度<5mm)较明显,纵隔胸膜较少受累。2.3胸腔体积一侧胸腔体积缩小,本组中有8例良性胸腔积液和10例恶性胸腔积液出现,但程度无显著性差异。2.4肺或(和)纵隔内原发病灶(如肺癌)的CT表现对胸腔积液的诊断有特殊意义(图1~4)。胸部外伤后CT扫描可显示肋骨骨折、肺组织挫伤和血性胸腔积液等(图5)。2.5增强CT检查对胸膜异常改变的显示特别清楚,恶性胸膜结节的强化尤为显著,有利于

7、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见图1~5。图1肺癌:右侧中央型肺癌伴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图2肝癌伴两侧少量积液;图3食管癌伴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图4白血病伴两侧胸腔积液;图5肋骨骨折3讨论3.1胸腔积液产生机制正常胸膜腔内有少量液体(约10~15ml)存在,起润滑作用。当胸膜受到细菌、病毒、真菌感染及肿瘤、变态反应疾病和其他疾病累及时,胸膜腔内液体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由于胸腔积液中各种病理成分的沉着、堆积和对胸膜的刺激而形成不同的胸膜增厚改变。按积液性质可分为渗出性、漏出性、血性及乳糜液。按常见的原因可为结核、炎症、肿瘤(包括转移性、原发性)、免疫性疾病(

8、如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疾病等)、心源性(如心衰、缩窄性心包炎、上腔静脉或奇静脉阻塞等)、外伤及胸膜外疾病合并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