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

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

ID:25092678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_第1页
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_第2页
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_第3页
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_第4页
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导读:怎么写作好瓷器和纪事相关方面的论文。本篇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中的提纲范文样本希望会对你的写作带来参考帮助以解你的写作忧愁。(景德镇陶瓷学院)纪事陶瓷是具有纪念意义、资料价值的陶瓷艺术品,此类作品纪念性质明显.纪事陶瓷主要以陶瓷表面绘画,或写有纪念性的文字和型雕塑为主.由于其有历史意义,越来越受陶艺家的青睐不时期都有重大事件的发生,文革时期的纪念瓷成为了我国纪念陶瓷领域的一朵奇葩.一、纪事陶瓷的起源与概念纪事陶瓷顾名思义是纪念某一重大事件而制作的陶瓷,涉及政治、军事、生活等多方面的情况,展示出纪事陶瓷和人民群众,社会现实的密切联系,

2、为后来研究有关史、事、人,及陶瓷工艺,装饰艺术等提供了贵的资料.建川博物馆中的纪事陶瓷应该是1966年8月8日以后至1976年9月期间生产,带有文革色彩装饰的瓷器.二、纪事陶瓷的艺术特征及意义1、纪事陶瓷的表现内容此类瓷器把政治口号或原封不动或简单漫画式地表现类瓷品上,连最型号的汤匙上也写上了斗私批修四个字.其时代风格十分明显,目的是让全社会吃饭、喝茶、捞泡菜等任何时间、场合都受教育,这个特点谓空前绝后.其二,文革瓷器上的人物男俊女美,个个健康快乐,体格结实,身材高大,红光满面,精神焕发,显现出一种戏剧式的夸张.其实当时城市里人们一月仅供应12。5公斤口粮,只能勉强对付肚囊.农村里的人们

3、更是面有菜色,何来这多高大威猛健康人士?再拿穿衣服来说,当时一年供应每人一丈五尺布票,每件衣服的命运基本上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即使见到鹑衣百结的革命群众甚至革命干部也不稀罕.但馆藏的上千件文革瓷器上出现的人物,无一不是丰衣足食的模样,连被批斗的地主其穿着也里外一新.文革中的中国百姓不是瓷器上表现的模样,其实他们的物质生活还是匮乏的.其三,文革期间,人们思想受到禁锢,个个心翼翼,生怕越雷池一步.属于表现传统文化的福禄寿喜、春花秋月、梅兰菊竹、鹤鸣鱼翔、高山流水、童稚天真等装饰题材比较少见.当时的艺术题材实是少又少,以造成壶、碗、缸、瓶、坛上的装饰题材千篇一律,都搞样板戏人物

4、,都讲为革命种田.总,文革期间纪事陶瓷表现文革运动内容的,恨不得把文革十年的内容全融进去.2、纪事陶瓷的表现手法诚然,陶瓷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但对于特定时期来说,主要还是以瓷器釉上绘画、雕塑为主.说到其粉彩作品,不少是为了日用瓷器造型用,由于当时艺人的创作热情高涨,加上政治的需要,其作品艺术水准很高,而且常署景德镇制或其他单位制.文革纪事瓷器上的文字、图案、色彩都明显地体现出文革时期独有的种种特征,这些内容以及表现这些内容的形式、风格,让现的年轻人难以理解,甚至产生歧见,让经历过文革的人不堪回首.文革时期,许多传统表现形式被本篇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原创lunargin:0a

5、uto;font-size:12px;color:#666666;">瓷器和纪事论文提纲范文样本手紧握,将这一特定人物形象塑造得精神饱满,轩昂有力.再新彩挂件,图绘主席与老百姓共庆丰收的喜悦,手捧熟棉絮,植物和人物融为一体,比例恰当.画面简洁生动、用色明快素雅,极富时代感等等.足以说明文革瓷的艺术价值,这些精品瓷的科技含量尤其是胎釉颜料的科技含量要比清官窑瓷高,装饰绘画要比清官窑更生动,器形更多变,手感更润滑.清代官窑瓷,用高科技仿制几乎达到乱真的地步,而文革纪事瓷本篇简谈论“建川博物馆”纪事陶瓷的艺术价值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最新题目精品是难以仿制的,尤其是全手工制作的蛋壳胎更难仿

6、制.另外,一些民窑和杂窑出产的瓷器,大部分也质朴率真,朴素无华,给人以纯朴自然的美感.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粗糙的,但只是少数,为文革期间粗制滥造、偷工减料是要冒被批斗的风险.陶瓷艺术以逼真的画面,向大众,反映了特定年代社会生活.我们现的年轻人通过这些纪事陶瓷作品以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人们的生活情境及文革时期中国人民思想精神的艺术写照.三、纪事陶瓷的价值及艺术发展1、纪事陶瓷的创作规律显而易见,文革瓷是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为了适应特定的政治气氛和人文环境而生产出来的瓷器品种.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文化遗产都被定为封、资、修,西方文化更是被定为崇洋媚外,都属于反动的和必须打倒的对象.文革瓷器只有

7、披上特定的外衣得以生存和流通.当时文革瓷的需求量特别大,其中有关的题材更是风靡一时.例几乎人人都要佩带的像章,以示忠诚.而对于的塑像,由于一天三次早请示晚汇报的极左行为,其数量也十分惊人.像章的烧造和购买的时候都有很多忌讳,比烧制像章的时候果是釉下彩的会出现气泡、烧裂、烧坏等正常的次品或废品,但是当时对于废品不能直接称呼,必须说成是生产未到要求而入窑烧像这样的说法是绝对不允许的,谁敢把他老人家的像放到窑口里面烧呢?普通群众购买主席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