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

ID:25098227

大小:61.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8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_第1页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_第2页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_第3页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_第4页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出口退税新政的产业贸易影响分析论文..一、引言我国对于出口退税问题的全面研究始于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1994年我国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增值税制度,国家税务总局于同年2月19日制定了《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在该办法中规定把增值税的名义税率作为出口退税的退税率。从此,对出口退税问题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对于出口退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出口退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出口退税率的合理确定;出口退税的经济效应;出口退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出口骗退税的防范机制以及出口退税的管理机制等。近五年,人

2、们比较关注出口退税的调整对国际贸易、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隆国强在《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效应分析》(1998年)一文中通过建立模型分析了出口退税对出口成本、GDP、税收总额的积极作用。俞剑平在其《出口退税机制经济效益分析》(2001年)一文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出口退税有扩大出口创汇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效益。此外,马典祥(《WTO准入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分析》,2001年)、曾康华(《出口退税的经济分析》..,2003年)、郑桂环《新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贸易方式的影响一事件分析法的一个新应用》

3、,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分析》,2004年)都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侧重对2004年出口退税新政实施一年来的外贸走势进行分析,以揭示出口退税的调整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二、出口退税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情况出口退税,是指用已征收进口税的货物作原料在国内加工后再出口的商品及按原状出口的进口货物,在出口时海关向货主退还已交纳的关税和在进口环节所征收的平衡税。对某些在国内制造的出口商品不论是否使用了进口原料,在出口时退还其已征的国内税。出口退税,是一个WTO所允许,而又非常有效的鼓励出口的手段。

4、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是1985年建立的。自1985年以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共进行过三次调整:1996年,由于财政原因,中国政府将退税率分别降为3%、5%和9%;1998年后逐渐将出口退税率调高。其中,1985年至1987年,中央外贸企业和工贸企业的出口退税退中央库,地方外贸企业和工贸企业的出口退税退地方库。1988年以后实行彻底的退税政策,对实行产品税的出口产品核定综合退税率,根据产品所含税款情况,退还以前所有环节的流转税。从出口退税的负担来看,1988年所有的出口退税负担改为全退中央库。1994年,税制

5、改革又规定,对出口产品实行零税率政策,税制改革后,出口退税率大幅提高,出口退税成为我国影响出口的最重要的一种补贴制度。1995年又通过调整退税率,来缓解征少退多的矛盾。1994年至1995年下半年,出口退税率一度下调。但为应对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带来的巨大冲击,政府分次分批分产品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15%。2003年10月,中央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一次结构性调整。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出口退税率进行结构性调整;二是建立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

6、税增量的新机制。2004年开始,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承担75%,地方财政承担25%;三是新增加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收入,首先用于出口退税;四是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推进外贸体制改革;五是累计拖欠企业的退税款由中央财政解决。按现行出口结构,出口退税率的平均水平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这是继前三次之后中央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第四次大的调整。三、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及目的1.退税政策调整的背景(1)改革前退税政策存在制度与管理模式上的诸多问题,给经济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出口退税政策自1985年来为我国出口

7、贸易的增长贡献很大,但同时也使中央财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在改革前的退税体制下,退税额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出口退税规模严格受预算安排控制。而其安排的是否合适,主要取决于计划安排的外贸出口增长规模是否合适。如果规模安排过于保守,就会出现退税缺口。外贸出口的实际增长主要受难以准确估量的国际市场的影响,因此外贸出口规模安排总是不够准确。近几年,由于外贸出口连年大幅度超计划增长,使预算安排的出口退税指标与实际发生的出口应退税数额发生较大的差距,导致了大量出口欠退税款。截至2003年年底,中央政府拖欠的应退未退税款超过

8、3000亿元人民币。巨大的欠退税直接导致大量外贸企业周转资金短缺,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严重影响企业正常出口业务,打击了企业出口的积极性。(2)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存在弊端。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鼓励出口的国策为中国经济贡献了很大力量。虽然10年前中国提出要寻求“新的出口增长方式”,可至今出口鼓励政策还是不分行业、不分产品,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发展战略一直是单一的数量扩张型,企业利润一再减少,中国的宏观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