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

ID:25120215

大小:72.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_第1页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_第2页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_第3页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_第4页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赤壁赋学案荣》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赤壁赋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2、掌握重点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熟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3、掌握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4、理解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学习文言句式。2、了解情感基调在主客问答之间的跌宕起伏。一、课前预习:文学常识①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词方面与辛弃

2、疾并称为“苏辛”;书法方面列宋四家“苏黄米蔡”之首。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诗文有《东坡七集》等。作品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②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到汉代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铺陈文采,描写事物,以抒写情志,重视辞藻和押韵,以铺陈、排比、对偶、夸张等传统技法为主,文章显

3、得整齐和谐,清新流畅而又具有磅礴的气势。写作背景:关于乌台诗案1、乌台,汉书《朱博传》记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数千栖居其上,因称御史台为“乌台”。元丰二年,(1079)七月二十八日,御史台的官吏奉命从汴京赶到湖州衙门,当场逮捕了苏轼,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从六月以来,权监察御史里行(权,代理;里行,见习)何正臣、舒亶(dǎn),国子博士(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的官员)李宜,权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曾先后4次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不得不下

4、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2、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消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所以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文章主旨:这篇赋通过对黄州赤壁江山水月的描写,歌辞的唱和,主客的对话,展示了作者自已的追求、失望以至旷达乐观的思想历程;另一方面又通过游记,反映了作者对宇宙的看法,表达了旷达乐观的态度二、基础知

5、识梳理51、熟记字音壬戌()()酾酒()桂棹()横槊()余音袅袅()渔樵()幽壑()扁舟()嫠妇()匏樽()()愀然()蜉蝣()()山川相缪()无尽藏()舳舻千里()江渚()旌旗()枕藉()窈窕()2、通假字①举酒属客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③山川相缪④举匏尊以相属⑤杯盘狼籍3、古今异义词①徘徊:古义:今义:②白露:古义:今义:③茫然:古义:今义:④美人:古义:今义:4、指出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①歌窈窕之章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③正襟危坐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⑤顺流而东也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⑦侣鱼虾而友麋鹿⑧不知东方之既白5、一词多

6、义歌扣舷而歌之。()歌曰。()倚歌而和之。()望七月既望。()望美人兮天一方。()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纵一苇之所如。()哀吾生之须臾。()之惟江上之清风。()5耳得之而为声。()月出于东山之上。()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月出于东山之上。()6、指出句式或修辞(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3)月出于东山之上(句式:)(4)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5)渺渺兮予

7、怀(句式:)(6)客有吹洞萧者(句式:)(7)“何为其然也?”(句式:)(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句式:)(9)固一世之雄也(句式:)(10)而今安在哉?(句式:)(1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句式:)(12)而又何羡乎?(句式:)(13)相与枕藉乎舟中(句式:)(14)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15)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修辞:)(1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修辞:)(1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修辞:)(18)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修辞:)(19)寄蜉蝣于天

8、地,渺沧海之一粟(修辞:)(20)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修辞:)(21)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修辞:)(22)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修辞:)7、成语(1)如泣如诉:(2)不绝如缕:(3)沧海一粟:(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