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ID:2512412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_第1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_第2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_第3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_第4页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财会论文,..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个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寻求新关系,找出新答案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提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给人们带来首创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前苏联科学家卡皮查认为: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合适的学科之一,

2、因为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它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得到培养,同时应用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在很小的年龄便开始养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这样有利于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发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切实可行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体会是: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样有助于

3、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有利于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在认识自然数“1”的教学中,教师仿照课本上的图,在教室的前方布置了一个真实环境,让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坐在课桌前,手拿铅笔在本子上写字,桌上放着一个文具盒,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全班学生观察思考:在课台旁边有几个小朋友?她的课桌上有几个文具盒?几支铅笔?几本练习本?这些东西的个数都相同吗?这个数是几呢?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处于教材内容所规定动作的环境中,通过概括一些集合的共同性质,而抽象出自然数“1”的概念,从而获取新的知识。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为激发学生探求长方形和正方形

4、面积计算公式的兴趣教学开始,教师出示一组已知长和宽的长方形,已知边长的正方形图形,师生开展竞赛看谁能先求出它们的面积,当老师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不如利用公式口算快时,学生应产生了疑问,将会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正方形边长与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投入到积极的探索中,这样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教师要调动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就必须使学生学会思维,而要使学生学会思维,就必须使学生能够思维。“能够思维”就是应当有问题的情境,适时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二、动手

5、操作,调动思维的积极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习惯动手试一试,教学中教师注意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这样就把抽象的数学概念转达为形象化、具体化、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安排一些“摆一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的眼、脑、手、耳、口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知识建立在直观领悟的基础上。如:二年级“时、分、秒”的教学,涉及“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和进率复杂的计时单位制,是低年级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教学时可与下面同步:1.先

6、让学生动手制作钟面,初步了解将圆周等分为60份的方法,并且要求学生依照时钟,每5格标一个数字。2.让学生观察真实的钟表,熟悉其中的秒针、分针和时针,了解它们每转一格或一圈所表示的时间。3.观察秒针和分针、分针和时针的转动情况,注意前者转一圈时后者转几格,从而弄清楚时、分、秒的进率。4.最后达到学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针所指示的时间,并且学会将针拨到规定的时间。学生运用学具直观操作时,由于学生年龄小,往往出现口手不一,随意性大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操作目的,教师要精心安排操作程序,设计操作方法,教会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操作,激起和诱发思维的展

7、开,从而调动学生创造思维的积极性。三、运用语言,促进创造思维的灵活性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依靠语言,语言促进思维,学生对知识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启动学生的表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如:教学7+5,通过让学生自己摆图,先摆7个黄圆,要摆5个绿圆,指导学生说出:先把5分成3和2,3个绿圆和7个黄圆凑成10个圆,再加上2个绿圆,就是12个圆,所以7+5=12。通过图示和算式的对照,引导学生叙述计算的思维过程,口述计算方法,学生确切地理解了图意,总结出计算的方法:看大数、分

8、小数、大数凑10,加余数。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壳,教师在教学中要我问学生的思路:“你是怎能么提的?为什么要这样想?”等等。教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