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

ID:2512634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_第1页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_第2页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_第3页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_第4页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_第5页
资源描述: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章立早一、校长对学校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什么有人或许认为校长对学校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争取更多的资金,能够兴建现代化的教学楼,购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给教师发放更多的奖金。毫无疑问,这些也都是需要的,但我认为校长对学校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将这种制度转化为学校文化。在学校里,最有权威的应该是学校制度而不是校长。作为校长,最大的责任是建立制度、维护制度,为制度服务、为制度效力。务必记住:良好的学校管理既要有严格的制度来规范每个师生的言行,又必须有正面的激励措施来弘扬人性善的一面。二、校

2、长要不要兼课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规模比较小的学校,校长不妨兼一些课;如果规模较大的学校,校长就可以不兼课。从职责特点的角度说,校长是可以不兼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校长的主要工作是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等;二是现实情况使校长要经常开会和协调处理学校内部各部门关系等问题,如果校长兼课,必然会经常找教师调课,这样就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受害的是学生。虽然校长可以不兼课,但是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当然,当校长不是很忙的时候不妨上一些示范课、研究课等。三、教师真正的成

3、长是什么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是指“专业”的成长,更是指“精神”的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引领教师弄清楚这么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为什么而教,如何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方法、途径和策略等都源自这几个最基本的问题。四、究竟该如何看待教育均衡有人认为“教育均衡”就是通过资金投入使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等配备差不多,通过校长和教师轮岗使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的水平差不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教育均衡”的看法还不够全面:因为现实不可能做到这样,也没有必要做到这样!我们应

4、该这样理解“教育均衡”的真正内涵: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条件不一样,他们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学校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要实现不同学生最大化的、有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均衡”的最高境界是将学校办得都不一样,都是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从而实现满足学生充分发展的需求,不同学生都能获得基于自身潜能的健康发展。五、如何看待教师队伍“阴盛阳衰”有人担心教师队伍“阴盛阳衰”会不利于男子汉的培养,我认为没有必要:首先,至少目前还没有比较可信的调研报告证明教师队伍“阴盛阳衰”不利于男子汉的培养,相关这方面的一些文章或论文更多的只是一种推测

5、。其次,有人说如今的男孩“女性化”倾向比较严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今的女孩“男性化”倾向也比较严重。我们担忧前一种情况的产生,难道就不担忧后一种情况的产生?此外,教育讲究的是耐心和细心,所以相对而言,女性的温柔、耐心、细心等特点确实比男性更适合当教师。有人调查发现:教师队伍中女性比例较高的学校,学生的成绩会更好,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比较好。最后,男生在学校接触更多的是同学,在如今的学生当中则是呈现“阳盛阴衰”的状况。六、教师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师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如让学

6、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如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智慧。所以,教师最终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智慧。七、如何看待“减负”尽管“减负”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大多数教师也自认为已经做到了为学生“减负”,例如:按规定严格控制了作业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间,甚至从不让学生带书写作业回家完成……但是,尽管如此,似乎学生和家长仍觉得负担很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过去认为不布置家庭作业,减轻学生书包重

7、量,推迟上午上课的时间等,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其实,“减负”并不能仅仅以是否有布置家庭作业,是否减轻了学生书包重量,是否推迟了上午上课时间来衡量,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说到底,只有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减负”。也就是说,当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就是布置少量的作业,学生也感到负担很重;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就是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也不会感到负担重。因此我们说,学习兴趣是“减负”的一剂良药。八、如何看待“精细化管理”如今确实很多学校提倡“精细化管理”,并将其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8、的一个法宝。其实,“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是从企业引进的,但企业管理毕竟与学校管理有不同之处,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它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它需要精打细算的管理。在学校过于追求“精细化管理”,会束缚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据说有的学校因为过于追求“精细化管理”,将学生在校行走的路线都规定好了,结果有一位学生因为上厕所回教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