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ID:25130330

大小:1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机械交通学院“卓越工程师”班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横轴流小米收获机粮仓装置设计班级机化122姓名周凯乐学号123732243答辩时间年月新疆农业大学机械交通学院立论依据(以下各项均可加页)一.选题背景我国联合收获机的研制已有40多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联合收获机生产企业已有200多家,保有量为十几万台。联合收获机从喂入方式看,有半喂入式与全喂入式,从产品品种上看,有大型中型小型,从产品适应性看,收小麦的多,收玉米,谷子的少。其中粮仓作为联合收获机的重要结构也是各有不同,从联合收获机接粮方式看,有麻袋接粮和粮箱接粮。从产品品种上看,有大

2、中小型。从安放形式看,有卧式和立式,侧翻式。从卸粮方式看,有自动卸粮式,高位卸粮式等等。从技术性看,我国生产的联合收获机粮仓还存在许多弱点,如适应性,可靠性较差,卸粮速度慢,通用化程度低。进入90年代以后,国家政策扶持,农业生产的发展等原因,全国各地掀起联合收获机的热潮,并呈现更为强势的发展势头。众所周知小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总产最高、贸易额最多、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谷物收获是谷物田间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此环节作业质量的好坏对谷物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此期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确保丰产丰收。据美国农

3、业部(USDA)驻华农业参赞发布的《中国谷物饲料年报》显示,2014/15年度中国的小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可能保持稳定,分别在2400万公顷和1.22亿吨,机收率大约为85%。各地区差异较大,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产麦大省机械化收获作业程度都在90%以上。二.研究现状国外小米收获机的研究与生产技术已经成熟,目前美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等西方国家,小米的收获已基本实现了全部机械化作业。近年来,随着光电技术、空间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发达国家玉米收获机械正在向智能化、专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向

4、大型化、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方向发展2.向专业小米收获机方向发展3.向通用性和高适应性方向发展4.向智能化方向发展5.向舒适性、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方向发展目前收获机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大多实现自动化功能,粮仓的研究也是比我国先进许多,在传感器和液压技术应用方面最多,从而实现多自动卸粮,多角度高速高位卸粮和有效利用空间。例如凯斯88系列的可伸展液压粮箱,增大容积,日本井关HC758G可多角度高位卸粮等等。而我国小米收获机的发展到了第3个阶段,由原来的引进、使用、仿制和改进样机到现在自行设计开发。但我国联合收获机的发展主要集中

5、于脱粒机构和清选机构,对于粮仓的发展研究不是很多,现多存在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低,形式单一等问题。对于粮仓的发展主要是小型公司和私营业主在改进研究,例如福田雷沃的麦霸高位液压卸粮装置,润源2018/2058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自动卸粮,思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种高位倾倒卸粮装置等等。三.研究意义粮仓作为收获机的组成部分,有着储存和卸粮的功用。粮仓的研究关系到收获机的发展,通用化,适应性,自动化关系到联合收获机的多种作物作业。我国的粮仓在功能方面单一,不能实现自动化,所以必须进一步探索研究粮仓达到机械化水平,以达到最好的利用。本课题需要设

6、计粮仓装置,通过阅读书籍和手册,掌握专业知识,完成设计。通过本课题,可以培养我们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也是培养我们团队沟通交流和个人独立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四.参考文献[1]耿端阳.新编农业机械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12[2]刘春鸽.我国脱粒机行业现状与质量问题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业).2013(08)[3]金承列.中小型联合收割机技术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J].农业机械.1999(05)[4]魏宏安.我国收

7、获机械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甘肃大学学报[J].2001,(6),195-200.[5]吕春婷.收获机械趋向下坡“小履带”成亮点.浙江农村机电[J],2004,(5),4-5[6]4L-120型小型联合收割机.机械研究与运用[J].1999.(03).23[7]刘恒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现状与未来[J].农机质量与监督,2004,05:21-22.[8]常润海,金容君.谷物联合收割机的结构改进及发展[J].现代化农业,1998,(8):3435[9]蒋亦元.摘脱后切割茎杆搂成条铺的稻麦联合收获机[J].农业工程学报,1997,13(1):

8、5156[10]陈树人.割前脱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中国农机化,1998,(4):3536[11]姚玉林.吕金庆,邹振萍.国内外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发展预测[J].农机化研究,1999,(3):10[12]赵耀.联合收获机使用与维修.北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