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

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

ID:25135420

大小:501.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8-11-18

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_第1页
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_第2页
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_第3页
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_第4页
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5第五章资料收集(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五章资料收集(一)社会研究收集资料的一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即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访问法和实验法等。一、文献法1、文献及文献法文献:包括各种报刊、书籍、档案、图片、音像等等。文献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目标和题目通过调查文献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文献法的作用:一是了解研究有关问题的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课题;二是帮助形成有关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促进观察和访问;三是有助于得到现实研究的比较资料。2、文献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文献有不同的分类(1)根据文献固有的形式,可以将文献分为:文字文献:报刊、杂志、书籍、档案、日志、日记及其他大量的油印或打印材料。数字文献:统

2、计年鉴、统计报表、及其他各种数据表格。图像文献:电影、电视、图片、绘画、雕塑等。有声文献:磁带、唱片等。电子文献:网络文献、各种电子文档和数据等。(2)根据资料来源分为:原始文献(也称为初级文献或第一手文献):通过直接观察、实验得来的文献。二次文献(也称为次级文献或第二手文献):是指那些利用别人的原始文献所编写或产生出的新的文献资料。比如,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录和自传撰写的人物传记、利用统计数据撰写的研究报告等。3、文献的搜集(1)文献搜集的基本原则第一,紧紧围绕研究课题搜集资料。第二,有选择有分析地搜集文献。注意:考察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资料的时间性和地域性;资料

3、搜集的全面性和完整性。(2)文献搜集的方法A、直接索引法:直接利用书籍、报刊目录索引查找。B、按记录形式分:卡片法、笔记本法、复印法、电子文档法等。C、专家咨询法:请文献管理员帮助。D、按组织形式分:独自和分类分片包干法等。4、文献法的特点及使用范围特点:具有间接性和历史性的特点。使用范围:一是做系统或专门的历史课题研究,如调查村史、家族史等。二是作探索性研究,如普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典型调查的准备阶段等。三是作对比(历史与现实)研究。二、观察法(一)观察法定义1、观察法的定义就是根据研究课题,观察者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和其他科学手段及仪器,有目的地对研究

4、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研究所需资料的一种方法。2、要注意两种情况:第一,将科学观察与日常的观察区分开来。科学观察则要具有如下各种特征:其一具有研究的目的或假设;其二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其三借用科学工具;其四避免主观和偏见;其五可重复查证等。第二,科学观察本身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观察,实验观察是对观察的环境与条件作严密的控制,然后观察其结果,另一种是自然观察。自然现象则是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观察。我们这节所谈的是自然观察研究。(二)观察法的类型观察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不同的类型。其中主要的分类是:1、根据观察者是否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5、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直接加入到某一社会群体之中,以内部成员的角色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在共同生活中进行观察,收集与分析有关的资料。非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以旁观者的身份,置身于调查群体之外进行的观察。2、按照是否有详细的观察计划和严格的观察程序划分:结构式观察和无结构式观察(1)结构式观察是事先制定好观察计划并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实施的观察。优点是观察过程标准化,它对观察的对象、范围、内容、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不得随意改动,因而能够得到比较系统的观察材料。但在制定观察计划前需要作许多探索性的调查研究。(2)无结构式观察是指对观察的内容、程序事先不作严格规定,依现场

6、的实际情况随机决定的观察。优点是比较灵活,调查者在观察过程中可以在事先拟定的初步提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调查者的主观性、创造性,认为什么重要就观察什么。缺点是得到的观察资料不系统、不规范,且受观察者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可信度较差。3、按照观察者是否直接接触到被观察者划分: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1)直接观察是观察者直接接触到被观察者,即观察者直接“看”到被观察者的活动。以上所述的各种观察均属于直接观察,因为不论是“参与”还是非参与”、是“结构式”还是非结构式”,都是直接对“人”进行观察,而不是对“物”进行观察。(2)所谓间接观察是指观察者对自然物品、社会环境、行为痕迹等事物

7、进行观察,以便间接反映调查对象的状况和特征。例如,通过对各个城市的市容卫生的观察,就能从侧面了解人们的精神风貌;通过对城市建筑、农村住房、公路上的车辆等方面的观察也可反映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间接观察中比较有特色的两种类型是“损蚀物观察”与“累积物观察”。A、损蚀物观察是一种对磨损程度的观测。如我们可以根据图书馆中书籍的封面、里页的磨损情况,如书中记号的多少或通过检查其流通记录来判断各类书籍的使用程度,由此可反映读者的兴趣、爱好等。B、累积物观察是观察某些堆积物或积聚物。例如,考古学家通过区分废墟堆积层来研究历史现象。在教室课桌上、公共厕所以及其他地方的墙上,随便涂

8、写的内容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