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访谈》word版

《张瑞敏访谈》word版

ID:25143785

大小:57.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张瑞敏访谈》word版_第1页
《张瑞敏访谈》word版_第2页
《张瑞敏访谈》word版_第3页
《张瑞敏访谈》word版_第4页
《张瑞敏访谈》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瑞敏访谈》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瑞敏: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2004-7-16 杨华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1984年12月26日,在黄河溶入大海处和最先看到中国日出的东海岸,海尔诞生了。从那以后,它就不停地在为中国和世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年,海尔就要满20岁了,作为两次蝉联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的“超级航母”,它已经成了中国人的骄傲。   对于海尔在国内外获得的评价和赞誉,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张瑞敏说:赞誉是用户和社会各界对海尔的肯定,但它是对海尔过去的做法的肯定。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从不回头欣赏自己的脚印。海尔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成为世界级名牌,所以

2、我永远都感到与他人相比差距很大自主品牌的现状和未来   记者:在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我们都能看到海尔的产品和广告牌,中国的品牌终于走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你认为中国的自主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今后的方向是什么?   张:我认为中国的企业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我们面对的是两个“一体化”:一是国内国外市场一体化,二是国内国外竞争对手一体化,这使中国企业暴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当中。但有些企业对中国自主品牌的现实和未来却存在三个想当然的认识。   一是,我们的产品在国际上不行,在国内可以;和国际对手比起来不行,但和国内对手比起来还可以

3、。事实是,你在国际上碰到的对手在国内也可以碰到,在国内遇到的对手在国际上也可以碰到。像沃尔玛和家乐福,通过全球流通渠道销售产品,在订货时就决定了哪是在美国销售,哪是在欧洲销售,哪是在中国销售。   二是,中国的企业现在创名牌还不行,应该为世界品牌做代工。我认为这不是问题的本质。中国企业,不论你是做品牌还是做代工,都必须具备世界级的竞争力。比如说笔记本电脑,台湾企业不做品牌,它只做代工,但它占有全球份额的60%,这就是世界级竞争力,这就成了做代工的一个名牌。其本质就是企业的竞争力,体现的是这个企业里人的竞争力。也就是说世界级名牌只能是世界级员工素质的外化。   三

4、是,既然加入了WTO,就不要再讲民族品牌了。事实上是,比我们加入WTO早得多的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仍在大力扶持本国的民族工业。创名牌不能急功近利,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名牌就像是海上的冰山,露出的一角就是大家看到的名牌,但支持它的是水面下的部分。水面下的部分越大,露出的就越大;水面下的越小,露出的就越小。   所以,对中国企业而言,无论是做品牌还是做代工,都要做到世界级竞争力。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认识到,现代企业的三个维度——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企业文化,无论哪一点,国内企业与国外一流企业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当然,国内企业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海尔再造得怎

5、么样了   记者:海尔最令国内外关注的莫过于流程再造,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张:海尔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始于1998年9月8日,到现在将近6年了,虽然离我们的目标差距还非常大,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多亏了流程再造,否则海尔没有今天。   比如说,我们现在已实现流动资金零贷款。中央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后,银根紧缩,很多企业都喊流动资金缺乏,但我们就通过五六年的再造做到了流动资金零贷款,或者说流动资金的占用为零。为什么?我卖出去的产品一定要现款现货,但我给供应商的付款按惯例有一个账期,到期就在网上支付。前提是你的产品必须有竞争力,而产品竞争力又是人的竞争力的体现

6、。   记者:海尔是怎样把人的竞争力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的?   张:在产品开发方面,在过去,一个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是割裂和分段的,设计人员只管设计,不问销售。现在我们把设计人员叫做“型号经理”,不只是名称的变化,关键是让型号经理对自己开发的产品一票到底,他的收入是和最后的结果连在一起的,而且是产品销售超过盈亏平衡点之后才有报酬。所以设计人员就要紧紧盯住市场。   如果产品销售不太好,可能是用户还不了解你的产品,也可能是设计有问题。如果是设计问题,那就由型号经理来盯着进行改进。   在市场销售方面,销售人员完全对订单负责,比如一个销售人员下了一万台订单,这一万

7、台对他来说就是负债,卖了就有收益,卖不了就是亏损。   中国企业一出事大家都指责总经理。如果总经理有责任的话,我认为主要是没有把企业的资本负债和效益指标分到每个人的头上去,当然要把指标落到每个人的头上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企业都有三张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我们把它变成每一个员工的“SBU经营效果兑现表”。   记者:海尔是如何把企业的一张财务报表变成三万个员工的三万张财务报表的?   张:信息化。如果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无法实现这一点,但信息化不仅仅等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即使你上了信息化系统,如果不改变业务流程也不起作用。因为计算机只有运用正确的数据才能得出

8、正确的结论,如果输入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