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

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

ID:25148355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_第1页
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_第2页
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_第3页
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_第4页
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结题案例(由项目负责学生在项目完成后撰写,每个项目提交一份)要求:小四号字,宋体,单倍行距1)案例特点鲜明,有一定可借鉴性;2)内容详实,真实有据;3)文稿、图片提供电子版。基本信息(项目负责人填写在第一行)研究题目针对双金属纳米颗粒体系增强抽样方法的发展与应用项目名称1、“国家创新训练计划”2、“北京市创新计划”(请在相应的项目名称下划“√”)所属学科门类化学立项时间2017.7结题时间2018.10学生学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院(系)专业1500017803管浙彬男3305211997090100

2、19元培学院材料化学导师姓名性别年龄院(系)专业领域职称/职务蒋鸿男43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研究员案例摘要(500字以内)本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项目实施的初步收获和体会分子模拟已经是研究一个体系的常用方法,但是其计算成本太高,导致其精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发展高效的抽样方法,是分子模拟的核心问题之一。双金属纳米颗粒体系有着优异的催化性能,其中表面负载型双金属纳米颗粒可催化CO、CO2催化重整等重要反应。但体系较复杂,其稳定性相关的计算方法有待研究和发展。本项目计划发展针对双金属纳米颗粒体系的增强抽样方法并

3、应用于具体性质的计算。项目实施以来,我学习分子模拟相关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如随机过程,常微分方程,统计物理等,学习了基本的分子模拟方法:分子动力学及蒙特卡洛方法,并进一步将umbrellasampling以及ITS两种方法与蒙特卡洛方法相结合,最终获得了Ni-Cu双金属纳米颗粒的结构性质,并且用增强抽样方法提高了采样效率。在课题的进行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使我的数理计算机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我也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最终得到结果时的欣喜。5案例正文(4000字以内)项目选题的背景(

4、除选题意义以外,应着重说明学生对该项目的自主兴趣所在和原先在该项目上所积累的实践基础和知识基础,400字以内)双金属纳米颗粒催化气相反应一直受到关注,而纳米颗粒的结构在催化过程中非常重要。普通的分子模拟方法已经广为使用,增强抽样方法将分子可以使用的范围进一步推广,因此我希望能够对纳米颗粒这种复杂体系发展增强抽样方法。项目成员的组成、特长、分工及成员间相互协调配合的情况,导师指导情况(400字以内)项目由本人独立完成。相对擅长数学物理推导。每周与导师讨论一次,其他时间通过微信及邮件交流。5项目的创新点与特色(包括使用了什么

5、样的创新方法、手段、项目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等,600字以内)对纳米颗粒进行蒙特卡洛研究已经有所报道,但很少有报道将增强抽样方法应用于纳米颗粒的研究。因此我尝试将相对传统的umbrellasampling方法以及新型的ITS方法应用于纳米颗粒。提高抽样效率后,能更准确的模拟纳米颗粒的性质,并且可以将体系扩大至与实际颗粒相当的大小,这不仅有助于研究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质,也可以用于研究纳米颗粒的其他性质。项目实施的进展情况及初步取得的创新成果(1000字左右)首先学习了基本的分子模拟方法:分子动力学以及蒙特卡洛方法,并且在各种

6、程序上尝试用两种方法进行模拟。考虑到对于金属体系,原子结合较紧密,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可能会导致只有外层原子运动,内层原子几乎静止,浪费计算量,且体系的变化太小,很难达到平衡状态,因此我考虑用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模拟。采用蒙特卡洛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采用一些非物理的方法帮助体系达到平衡,如交换两原子位置,这用分子动力学几乎不可能完成。在势能的选择上,我选用用于金属体系的EMT势,虽然对于纳米颗粒体系EMT势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的检验,但是由于目前的主要目标在于测试算法,因此势能的选择可以相对宽松,不需要非常精确,能够保持定性的结论

7、即可。另外,在每次做完MC移动时,将体系优化至最小能量,这相当于将体系的势能面变成分段常数,简化了势能面,并且与纳米颗粒中常用的basinhopping寻找能量极小值的方法相对应。在尝试了不同程序后,最终采用了python中的ase包进行模拟,因为与python相结合,因此更方便修改程序的细节。对于结构性质的表征,径向分布可以直接用径向分布函数,计算其中某种原子的比例,从而考察是否有原子更倾向于在内部或外部。对于角度上的分布,由于体系有球对称性,因此我们无法观察到某个特殊的朝向,为此我考虑用一种原子的质心位置来表征,若质

8、心位置服从正态分布,则表明角度上为均匀分布的,否则两种原子可能会分相。增强抽样方法选用umbrellasampling以及ITS方法。两种方法都被报道可以提高模拟的效率,但是还没有用于纳米颗粒体系。经过实验,发现两种方法都可以正确地采样感兴趣的性质,Ni-Cu双金属颗粒中Ni原子基本集中在内部,而Cu原子分布在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