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

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

ID:25154299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_第1页
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_第2页
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_第3页
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_第4页
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家所有者的商业化:模仿机构所有者 国有企业之所以必须改革,基本的原因之一是它们从总体上来说效率低下。应当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是一个全球范围的问题,不仅计划经济国家有,市场经济国家也有;不仅发展中国家有,发达国家也有。人们通常都把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下归咎于其所有制:在国有企业中不可能有像私人企业所有者那样真正关心和努力提高企业效率的利益主体。另外一种看法(Boyckoetal,1993)更强调国有企业的“政治化”,就是说,国有企业之所以效率低下,是因为它们不能使自己独立于政治干预,因而不能像私人企业那样专心致志地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必须经常牺牲利润最大化目标来

2、服务于政治目标。企业如果不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不会很在乎成本最小化,因而也不大可能有效率。应当说,至少在理论上,只要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商业化,即在行为上足够充分地“模仿”私人企业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国有企业在行为上就应该能足够充分地“模仿”私人企业。萨平顿和斯蒂格利茨(SapingtonandStiglitz,1987)曾经提出,如果国家是仁慈的(benevolent)、合同是完全的,所有制就无关紧要(irrelevant),因为国家所有者总可以模仿(mimic)私人所有者。这当然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参照系(benchmark),但它同时也说明

3、了模仿的可能性。  国外和国内可能都会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探讨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甚至有些天真。国有企业的唯一出路是通过私有化变成私人企业,而不是模仿私人企业。除此之外的一切其它改革措施都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这种看法可能是不正确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私有化需要时间。很多转轨国家的实践表明(参见ercializedstate)”的企业在10种后私有化所有权结构类型中排名第五,优于分散型个人所有、内部人所有、职工所有、管理层所有,也优于传统国有企业。  那么国有企业所有者的行为为什么会不同于私人企业所有者?为了使国有企业所有者商业化,在行为上模仿私人

4、企业所有者,具体需要什么条件呢?  首先需要进一步澄清模仿的目标——私人企业的所有者。很多人在谈论私人企业时,自觉不自觉地把它设定在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中:一个企业的所有者也就是这个企业惟一的股权投资者,也是其实际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其它一切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管理人员、工人、土地所有者都和企业订立合同,获得“合同(contracted)收入”和“合同权利”,所有者则获得“剩余(residual)收入”和“剩余权利”。因为剩余收入按照定义就是企业总收入扣除全部合同收入后的余额,所有者不仅是利润的获得者,也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承担者,拥有“剩余索取权(residu

5、alclaim)”,与此相匹配,他也拥有“剩余控制权(residualcontrol)”,即合同中没有规定属于他人的那些权利。对一个企业拥有所有权,其含义就是说拥有对该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在这样一个理论模型中,私人所有者和他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理所当然的。首先,剩余索取权意味着,只要企业的净值仍然是正的,那么企业每增加一分收入,就都是所有者的收入;每减少一分收入,都是所有者的风险。因此,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力已经达到最大限度,这样的激励机制已经是可能达到的最高程度的高能激励。其次,剩余控制权意味着,在法律和合同规定的界限内,所有者拥有充分

6、的决策和经营的自主权,除非违犯法律和合同,他的自主权已经不可能再扩大。在这样的条件下,没有理由期望所有者会不追求利润最大化,除非他不是典型的经济人。而只要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对社会来说基本上也就是在追求经济效率。因为给定合同收入,追求剩余收入最大化,实质上也就是在成本给定的情况下追求总收入最大化。  这样理论模型比较接近于早期的资本主义企业,即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85)所说的原始资本主义企业。这种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一个所有者所有和经营(oanaged)。  不过,正如斯蒂格利茨指出的,在有限责任制度下,即使在这样的企业中,所有者也不一定总

7、是承担着经营风险。如果企业向银行借贷,利益和风险责任就有可能分离:所有者可以投资于高风险项目,项目成功时自己获利,项目失败时银行承受损失。更一般地说,所有者之外的其它利益相关者与企业订立的合同都可能是不完全的,即不能覆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因此,其它利益相关者也可能会获得一部分剩余收入或承担一部分风险。这当然就会影响企业所有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  这样一个理论模型如果运用于现代公司,必须进一步考虑两种可能的公司治理问题。在分散型的所有权结构(dispersedo. 首先,国家的地位是垄断性的。国家可以通过税收、发行国债、保留现有国有企业的利润来筹集资

8、金,不必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担心在竞争中被淘汰。其次,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