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

ID:25156459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_第1页
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_第2页
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_第3页
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_第4页
资源描述:

《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MB和心肌肌钙蛋白Ⅰ  摘要目的:评价三种心肌损伤生化标记物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亚单位(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固相免疫层析法检测72例AMI患者和58例非AMI患者血清Mb、CK-MB和cTnI,并比较其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cTnI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P<0.01),Mb敏感性又显著优于cTnI(P<0.01)。CK-MB和cTnI特异性显著高于Mb(P<0.0

2、1),CK-MB和cTnI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确诊或排除AMI以联合检测Mb和cTnI可能更为合理。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记物早期诊断    资料和方法  2000年8月~2002年9月间因发作胸痛而入院的患者,入院后立即采血查Mb、CK-MB和cTnI(入选者从发生胸痛至采血时间≤6小时),以后多次行ECG和心肌酶谱检查,病情稳定后行胸片、彩超及核素等检查,AMI的诊断按照I,其中男45例,女27例,平均年龄64±12岁。非心梗组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

3、均年龄63±11岁。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50例,主动脉夹层5例,肺栓塞3例。上述患者均除外外伤、手术、剧烈运动及肝肾功能障碍等。  实验方法:采用Spectral公司的CARDIACSTATusTroponinI/CK-MB/Myoglobin综合诊断试剂盒,其检测范围为Mb≥50ng/ml,CK-MB≥5ng/ml和cTnI≥1.5ng/ml。患者血液静置后离心分离血清,取血清200μl加入检体槽内,15分钟后读取结果,以结果窗口出现红色条带为阳性。  统计学处理: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

4、异具有显著性。  结果  各组患者各指标阴阳性分布:经统计检验cTnI早期诊断AMI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P<0.01),Mb敏感性又显著优于cTnI(P<0.01);CK-MB和cTnI早期诊断AMI特异性显著高于Mb(P<0.01),CK-MB和cTnI特异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  讨论  Mb是一类含血红素的蛋白,临床研究提示AMI患者胸痛发生2~4小时后血中Mb便开始升高,Mb阴性特别有助于排除AMI。本研究提示其早期诊断AMI敏感性高达81.9%,显著高于CK

5、-MB和cTnI。Mb缺点是特异性较差,显著低于CK-MBmass、cTnI和cTnT等标记物[1]。  CK-MBmass和cTnI是常用的心肌损伤确定标记物,前者是心肌中特有的肌酸激酶-MB同工酶,后者是心肌肌钙蛋白的I亚单位,均具有高度特异性。本研究提示二者早期诊断AMI特异性均超过90%,显著高于Mb。研究提示二者在血中开始升高的时间均晚于Mb。本研究证实CK-MB早期诊断AMI敏感性较差,仅达40.3%,提示其不适合用于AMI的早期诊断。cTnI敏感性优于CK-MB,可能原因有:①cTnI分子量小

6、于CK-MB,心肌受到损伤后易于释放入血中;②心肌中cTnI含量较CK-MB丰富;③心肌胞浆中含有游离的cTnI,心肌损伤早期胞浆中游离的cTnI可以迅速进入血液。既往研究提示cTnI敏感度较高,特异性强,且发病后持续时间长,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较好的确定标记物。本研究发现cTnI其阳性预测值为93.7%,阴性预测值为67.0%,准确度76.9%,说明适于早期诊断或排除AMI。  总之,上述三种标记物各有优缺点,综合考虑敏感性、特异性和费用,对AMI早期确诊或排除以联合检测Mb和cTnI更为可取,这样既选择了

7、cTnI对心肌的高度特异性,又保留了Mb对早期诊断AMI的高度敏感性。    参考  3PenttilaKA.Myoglobin,creatinekinaseMB,troponinTandIrapidbedsideassaysinpatient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