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

ID:25160288

大小:130.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8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1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2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3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4页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复习资料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艾青,原名蒋海澄,《大堰河——我的保姆》、《芦笛》、《巴黎》、《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卓越的民族诗人”;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被胡风称为“吹芦笛的诗人”。艾青吹奏的这支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来的芦笛声中,人们也看到了西方象征派大诗人凡尔哈仑和波特莱尔的影响。艾青诗歌特点:1、艾青的诗作蕴藏着一种深沉的感情。“忧郁”、“忧伤”、“悲哀”2、热烈的孜孜不倦的向往、追求和讴歌;3、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4、运用新鲜的比喻、丰富

2、的想象;5、善于用色泽、光采的渲染以至构图、线条的安排来增加形象的鲜明性。《北方》写作背景:诗人写作此诗之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诗人辗转于南北各地,1938年初旅经陕西潼关时,因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端木蕻良关于“北方是悲哀”的感叹而引发思绪,于是写作此诗,抒发他北国之行的感受。主题思想:本诗描绘了北方国土的悲哀,又表达了对这悲哀的国土崇敬与挚爱的深沉感情。解读此诗的三个要点:1.“土地”意象及象征意蕴;2.感觉化的画面感;3.自由诗体的特点结构分析:本诗共四节,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节):描绘战争阴云笼罩下北方国土的

3、荒凉、阴郁、贫困、悲哀,表达对不幸的北方人民的关切;第二部分(第四节):抒发因目睹悲哀的北方和回思历史而产生的对国土深沉挚爱的情感。艺术特色1)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的。在诗里,充满着忧郁的思绪:悲哀、暗淡、恐怖、荒漠、冻结、挣扎、疲乏、痛苦、厌倦、寂寞、枯干、阴郁、灰暗、悲苦、荒凉……这些词语都喻示着忧郁。2)独特的土地意象。“土地”凝结着诗人对祖国、农村劳动者、民族生命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北方》也以“土地”为意象,其实咏唱的仍是北方的田地、北方的土地和人民。3)自由体诗。本诗不受外在形式的拘束,没有均齐的段式、划一的句

4、数、字数,没有一贯的韵脚。4)语句朴素、长而舒缓,有浓重的散文气息。5)语言富有节奏感,有内在的旋律。6)以素描的笔法,勾勒出一幅幅富于动感的北国乡土的风景画面,形象、生动、准确、传神。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是忧郁的。但这忧郁不是悲观和绝望,而能给人以力量,诗中作者将忧郁化作了坚强。2.分析本诗在表现自然景物时对色彩的运用。  例如在表现“土地”意象时常用“灰黄”色调和“暗淡”的光,有力地暗示了现实中深沉的悲哀和凝重的不幸,也浸润着诗人忧郁的情思。故诗中的色调、光彩、形象,不仅是感觉和印象的捕捉和记录,而且是

5、一种暗示和象征。3.本诗捕捉的形象、画面有什么典型意义?专业技术资料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  诗人把主体的思想感情融入感觉,进而发挥多层次的联想,创造出明晰而又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暗淡的灰黄”之上“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雁群“击着黑色的翅膀”,等等。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cǎi),笔名有戴梦鸥、戴望舒、江思、艾昂甫等,是30年代著名的现代派诗人,也是20世纪著名诗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

6、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著名诗篇,表达一种爱国主义情感。有四本诗集:《我底记忆》(1929)、《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歌风格:(一)从忧郁凄凉的呻吟到民族苦难的悲愤以抗战爆发为界限,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述说个人的悲剧人生体验,呈现出浓郁的忧郁凄凉的情感特征;后期:内涵扩大,一些作品抒发了民族苦难,把自我与民族融合在一起。1、忧郁孤寂的情感基调他的诗歌,绝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充满着无法自拔的忧郁凄凉的悲剧感。

7、这种忧郁凄凉的情绪,是戴望舒诗歌情感的基本色调。徐志摩是灵动飘逸的美,闻一多是凝重激越的美。戴望舒的诗,给人一种忧郁凄凉之美。他的诗歌最典型的意象是枯枝、落叶、暗夜、黄昏、夕阳、荒坟、眼泪、雨巷等,构成一种凄凉的意境;语调往往都是低调的,压抑的,哀怨的。首先,从思想性格上看,戴望舒是悲情理想主义者,总是体会到理想失去的苦痛和悲哀,他很少表达一种乐观的追求和向往,更多地是对理想无法获得的悲剧感受。最能够体现戴望舒寻梦的特点的是《雨巷》。梦,那种美丽、芬芳而哀怨的姑娘,文本分析:本诗是哀悼友人之作,题旨多见,难得的是作者将这

8、样一首四行短诗写得充满蕴涵。诗的头一句,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寂寞”,既写诗人奔赴墓地时的心境,更借此形成此诗之中心意象。“寂寞”同时也隐指女作家一生特别是晚期的境况,二者融而为一,构成了诗篇的基点和最主要的感情色调。第二句,“放一束红山茶”在墓中人“头边”,写出生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