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

ID:25161405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_第1页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_第2页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_第3页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妇产后抑郁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孙淑华李莉(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安徽合肥231000)【摘要】目的:以我院近3年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为研宄对象,探讨发生抑郁的原因并给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月一2015年5月我院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宄组进行产后抑郁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对

2、于产后抑郁的产妇,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从而降低产妇的抑郁程度。【关键词】产后;抑郁;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0-0226-02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后抑郁受到国际上普遍关注。有学者在2012年进行文献回顾,发现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达5.45%〜37.14%。可以看出孕期心理卫生保健很重要,医护人员应该重视产妇抑郁的发生风险。若不积极的干预会影响胎儿和产妇的健康。因此木次研宄拟以我院近3年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探讨发生抑郁的原因并给于相应的护理对策。1

3、.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以我院近3年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进行产后抑郁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平均年龄(30.5±7.5)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0.6±8.2)岁。2组人员年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基础护理两组患者在新生儿分娩后,护士定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心电监护,遵医嘱进行护理,执行输液、帮助患者服用药物。研究组进行产后抑郁护理,具体如下:1.2.1建立沟通产后护士吋刻陪在孕妇身边,聆听、鼓励、劝慰产妇

4、,帮助产妇适应母亲的角色,提高产妇的自信心。1.2.2家庭关爱告诉产妇亲属多关爱产妇,营造温馨的氛围。护士在曰常护理中用肢体语言给予产妇安慰,不然产妇感到孤独。术后多次组织家庭交流,开导患者抛去思想担忧,顺利度过产后哺乳这一生理过程。1.2.3新生儿护理指导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换尿布、沐浴、抚触等常规护理方法。1.2.4提供技术信息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产妇产后抑郁的最新研究报道,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情况等,让病人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和检查项0,避免不必要的开支。1.2.5病房护理护理人员给患者安排通风

5、良好,日照充足的房间,对打鼾患者单独房间,消除患者对医院的恐惧及陌生感。医疗操作尽量安排在白天,避免夜间骚扰患者。1.3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1.4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4级:(1)轻度抑郁:53〜62分;(2)中度抑郁:63〜72分;(3)重度抑郁:>72分。1.5统计分析方法将资料录入SP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plUSmn;S描述,使用t检验。当P<0.05,判断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研宄组和对照组护理前汉密顿

6、抑郁量表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结果比较冇差异(P<0.05),见表1。表1两组护理前和护理后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1.讨论产褥期产妇身体、心理的复原需要一段吋间,体内激素水平急剧的变化,如孕前雌孕激素显著提高,分娩后,这些激素迅速下降,导致儿茶酚胺减少,从而诱发抑郁。同时,妊娠分娩使产妇机体疲惫,使神经系统功能减退。也冇部分妇女产后出现心理“退化”/变得更原始,上述特点恰与产后抑郁的发病高峰期相吻合[1]。学者指出产后24小吋内,体内激素水平急剧的变化是产后抑郁发生的生物

7、学基础。加上分娩使产妇机体疲惫、情绪低落,进一步导致内分泌水平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2】。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给予研究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产妇认同角色,使其感到温暖。此外护士通过微笑、点头、握手给予产妇情感上的支持,消除产妇的紧张心理,不会感到孤独无助[3,4]。此外我们护理还帮助产妇掌握新生儿母乳喂养的方法及新生儿护理的特点,对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发育有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对于产后抑郁的产妇,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从而降低产妇的抑郁程度。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身心健康,提高产妇和儿童的生活质

8、量。【参考文献】[1】马琳,郭丽.产后抑郁社会心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3):233-235.[2】何萍.产褥期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6,21(10):1388-1390.[3】郭彤,郑爱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