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

ID:25163198

大小:16.66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1-14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_第1页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_第2页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_第3页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_第4页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拙政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姓名:陶梦凡指导老师:彭颖班级:14景观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拙政园区位分析:中国.江苏.苏州拙政园印象目录:一、背景二、空间序列关系三、叠石、理水、花木、配置的处理手法5一、背景(一)、建造背景(二)、文化背景建造背景:拙政园修建于明代,御史王献臣弃官归隐后买地修建。园林分为东园、中院、西园,曾邀请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参与设计蓝图,前后修建16年。王献臣明代正德四年(1509),官场失意还乡的朝廷御史王献臣建造此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名"拙政园"。文化背景: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1961年3月4日

2、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拙政园曾为许多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提供了活动场所。其中有:钱牧斋和柳如是,明末御史、刑部侍郎王心一,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江苏巡抚李鸿章和张之洞等二、空间序列关系(一)、滞留空间与流动空间(二)、空间组织关系(三)、空间组合形式(四)、空间各要素限定(静态空间一般为亭台楼阁,比较封闭,功能明确, 空间表现清晰明确,采用对称式和垂直水平界面处理动态一般为走廊等。空间具有开敞性和视觉的导向性 界面组织有连续性和节奏性 空间构成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空间组织关系 拙政园内各个空间之间属于并列关系,有大的划分:东园、中园、西园;有小

3、的划分:兰雪堂、涵青亭、天泉亭、芙蓉榭、玉兰堂、见山楼、小飞虹、远香堂的等。空间组合形式:拙政园内空间组合多为组团式,各个空间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分空间垂直要素限定 由墙、柱、屏风、栏杆等围合形成空间。例:宜两亭芙蓉榭: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空间各要素的综合限定 园林内大多数景观以综合限定为主。例:见山楼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故以为名。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空间的围合与通透 围合与通透是互相穿插和贯通的。

4、 园林中有大量的闭合空间和长廊,为了防止人们视觉审美疲劳,在设计手法上,利用镂空造型表现借景等艺术形式,让整个空间动静结合,富有生气。三、叠石、理水、花木、配置的处理手法苏州盛产石料,苏州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能够仿真山之脉络气势,或仿真山之一角创为平岗小埠。拙政园里的远香堂南部黄山是湖石与黄石混搭,不过值得称赞的是洞内用湖石衬里,这样就可以避免混杂。每个区域有不同的铺装形式,巧妙的运用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拼出各样图纹拙政园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曲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的

5、三分之一。以水见长,突出主题。水是拙政园的灵魂和纽带,是拙政园的主体和主题。故拙政园中一切造园景物都以与池水相调和、相映衬为原则。化整为零,分散用水。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相互连通的若干小块,这样便可因水的来去源流而产生隐约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都以自然式为主,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同一种类植物的群植,如沧浪亭山边的箬竹满坡,苍翠欲滴。留园西部的漫山枫林,入秋时有万山红遍的奇景。怡园中锄月轩前的牡丹,可赏“花开时节动京城”的色彩纷呈。第二类是计划总不同的植物丛植,与山石配合,以白色景墙为底,就像在宣纸上绘画一般,有诗情画意、寓情于景之感。分析

6、有感:拙政园虽然是私家园林,面积相对皇家园林来说较小,但在园林建筑形式上却丰富多样,涵盖了大多数古典园林建筑类型,起到了点景、观景、引景、对景等诸多作用。总结:拙政园创造性的富于人们归属感。在园中,不仅有山水等物质因素,也有统一全园主题或情趣的精神因素,不仅是视觉,园林中还唤醒了人的嗅觉、听觉、触觉,甚至对时间的感知,从而打破了人与环境的隔离与对视,反而建立了人与环境的联系和融合。苏州拙政园是我国古代江南私家园林中的优秀典范,其空间布局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内涵,还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无限的思维遐想,有其独特的设计手法,充分理解和解析其空间特征为现代园林的设计

7、、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THANK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