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

ID:2516700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_第1页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_第2页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_第3页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_第4页
资源描述:

《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和技术要点摘要:连续刚构桥是目前使用广泛的连续体系梁式桥,该桥型常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合拢段的施工是悬臂浇筑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工序。文中结合夹江大桥工程实例,对悬臂施工中合拢段的施工和技术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夹江大桥连续刚构桥合拢段施工0 引言连续刚构桥是一种介于连续梁桥和T型刚构桥之间的桥型,这种桥型的桥梁又称为墩梁固结的连续梁桥。目前连续刚构桥大多用于大跨度的薄壁高墩上,即把高墩看作一种摆动支承体系,从而降低墩的内力。由于其具备超越连续梁桥跨径的能力,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梁式桥。悬臂施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桥梁施工方法,目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施

2、工大多采用悬臂施工法。概括地讲,其操作方法是:首先由墩顶开始向两边采用平衡悬臂施工法逐节段施工结构的上部梁体,形成一个T字形的双悬臂结构,接着合拢边跨,最后合拢中跨,形成最终体系。悬臂施工法可以分为悬臂浇筑和悬臂拼装两种工法,其中尤以悬臂浇筑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合拢段的施工是悬臂浇筑技术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它不仅是梁体体系转换的必由之路,而且因为其混凝土从浇筑到张拉预应力筋,实现真正“合拢”期间,昼夜温差的影响、新浇混凝土的早期收缩、徐变等因素,都要在结构中产生变形、引起内力,所以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确保合拢段混凝土不致因自身的长度的变化造成开裂和压碎,使桥梁顺利合拢。鉴于

3、目前4.1布设控制点为了保证主桥悬浇节段施工中线、高程的准确,确保全桥线形的平顺,0号块施工时在0号块顶面中心预埋钢板作为水平、中线控制点,并与两岸既有中线、高程点进行联测闭合。控制点要求稳定可靠并全桥皆由此控制点控制以保证控制的一贯性,减少测量误差。4.2墩身变形监测主墩施工期间在墩身上预埋观测点,在主桥箱梁悬浇施工期间要加强墩柱的观测工作,委派专人利用高精度观测仪器定期对主墩最不利断面进行应力监测,同时观测主墩墩顶的位移变化,严密注意墩身的变形,防止桥面两悬浇节段施工荷载不均匀而造成事故。4.3承台沉降观测承台浇筑时在四角埋设4个钢筋作观测点,悬浇施工中定期对四个点进行观测

4、,比较前后差值即为承台沉降值。4.4箱梁轴线控制利用0号块中心控制点和边墩上控制点对各悬浇节段的中线进行控制,每个悬浇节段完成后复核前面几个节段中心点的位移,复核无误后再放出待浇节段的中线,严密监测各节段中线变化情况。4.5箱梁高程控制利用0号块中心处水准点控制悬浇节段混凝土、模板高程,混凝土浇筑前在每节段端部中线和翼板边缘设置高程控制钢筋桩,钢筋下部支撑于底模上,顶部露出混凝土面10cm,作为混凝土浇筑时对箱梁顶面高程的控制,并在混凝土浇筑后、张拉后对高程进行复核以验证设计预拱度的设置。4.6箱梁预拱度的设置悬浇施工时梁体线形影响到合拢的精度,应对每个节段设置预拱度。计算预拱

5、度应考虑以下因素:挂篮的变形、箱梁的自重、预应力的大小、施工荷载、结构体系转换、混凝土收缩与徐变、日照与温度变化。箱梁悬浇各节段立模标高公式:Hi=H0+fi-fy+fg+fzHi——待浇箱梁节段底板前端点处挂篮底板模板标高(张拉后)。H0——该点设计标高。Fi——本施工段及以后浇筑的各段对该点挠度影响值。fy——本施工段顶板纵向预应力束张拉后对该点影响值。fg——挂篮变形对该施工段的影响值,挂篮设计和加载试压后得到。fz——由徐变、收缩、温度、结构体系转换、二期荷载、活载等影响产生的挠度计算值。按计算出的模板标高立模后,分别测出混凝土灌注前后及张拉后的实际标高(挠度),若有不

6、符,可适当调整下一梁段立模标高,直至满意为止。5结束语夹江大桥在该施工方案的指导下全桥顺利合拢并完成体系转变,最终桥梁线形平顺,结构合理,受力良好。夹江大桥悬臂浇筑法的施工工艺为今后特大型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的悬臂浇筑法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