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

ID:25167255

大小:72.1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_第1页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_第2页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_第3页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_第4页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红柳沟镇学区訾安华718614论文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但是,如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照搬传统学科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方法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它已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当今社会的各种领域,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信息媒体,多媒体电化教学的应用,INTERNET互联网等,无一不是通过计算机这个载体。人类已跨入2

2、1世纪,信息社会如潮水源源流入我们的生活。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将作为人们最基本的能力,是一种文化水平的标志。信息技术的融入是一项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拓宽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新和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到新的理念上来。为此,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综合实践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

3、。教育部部长陈至立2000年10月25日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说:“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们万万不能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那将窒息孩子们的创造精神。”因此,与传统学科相比较,它的教学理论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还很不成熟。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逐步把握学科教学规

4、律,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在广泛借鉴相关学科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对小学信息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探索。7一、快乐式教学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试行)》指出:小学应以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益智教学游戏为重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智力。众所周知,指法训练是一项机械、枯燥的教学内容,可作为一项“一朝学会终身受益”的基本技能,不学又不行,如何进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一种愉快的环境,让学生从“要我练”变为“我要练”,在练习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对照实物让学生认识键盘,并利用

5、大屏幕投影仪讲解键位及指法要求,接下来进行键盘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金山打字软件中的“青蛙过河”、“打地鼠”、“警察抓小偷”、“击气球”等一些积分闯关游戏,让他们按指法、键位、字母的相互关系去练习,通过几次游戏,学生很快就能记住指法与键位,然后马上进入实际训练。另外,在训练中要加强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操作。在讲解鼠标操作时,可以利用windows中自带的纸牌、扫地雷等游戏来练习鼠标的操作。这些游戏即能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更能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二、划整为零法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教师的授课时间一长,

6、往往注意力就分散了。为此,我在备课时,将课程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再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每次课讲解一个模块的一个知识点,马上动手进行训练,以满足学生自己动手做的愿望,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一节课要讲网页中的水平线、背景、背景音乐的制作,先讲解水平线的插入,讲完之后立刻安排3分钟的时间学生进行练习。接着安排怎样设置背景内容讲解,讲完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5分钟的设置背景的实践训练。在实践训练中注意个别提问,让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教师的授课内容走。接着安排设置背景音乐内容讲解,再一次安排学生进行5分钟的设置背景音乐的实践训练。最后安排10分钟的创作

7、比赛,5分钟的评一评,看谁学得好、做得对。最后的几分钟时间,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生动形象地讲解一些本节课要点。对于这样一堂课,虽然每一次讲得少,但日子久了,积少成多,知识的聚集就越来越多。三、互助学习法7现代教育承认个体的差异,对不同水平的孩子,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造成学生个体之间很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我发现就是同一个班的学生,计算机的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教师一点就通,举一反三,但是还有不少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愿意动手操作,或者接受能力不强,对教师的授课听不明白,这就给我们的教

8、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接收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就会无事可做,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接受不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