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

“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

ID:25167542

大小:5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_第1页
“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_第2页
“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_第3页
“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_第4页
“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比 摘要:在新中国的西部开发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大的以国家及中央政府指引下开展的西进运动,一次是三线建设,一次是西部大开发。两次西进运动是在不同的经济制度,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因而在战略目标,战略原因,战略导向,战略方式上都有着巨大的差别。然而,总结前人教训,指导后人实践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下,本文旨在通过对两次西进运动的对比,从而更好地思考西部大开发的未来之路。  关键词: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工业布局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056-03    一、三

2、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分析    (一) 三线建设的背景  1.严峻的国际、国内局势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二十年来,我们两国隔着一条敌视和猜疑的鸿沟彼此冷眼相看。在朝鲜战争以后,美国对中国新生政权更加仇视,对我国实行了紧缩包围圈的政策,与我国周边的不少国家和地区结成反华同盟,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军事数十个军事基地,对我国形成半月形的包围圈。  同时,在我国的周边也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  在中国南部,美国插手越南国内事务,由起初的在经济上扶植南越政权,发展到后来的直接军事打击。1964年8月初,美国利用北部湾事件,对越南北面实施了大规

3、模的持续轰炸,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军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也遭到了伤亡。1965年3月,美军又在越南登陆,战火烧到中越边境,美国的军用飞机还不断地入侵中国南部海岸和边境地区,进行战争威胁和挑衅,直接影响中国南大门的安全。  在中国的东南部,美国不遗余力地帮助败逃台湾的蒋介石反动政权,教唆其时刻做好反攻大陆的准备。蒋介石反动政权从美国进口先进的军事设施,特别是侦察机和雷达,对我国的军事建设屡次窥探,并作出一系列军事部署。妄图窜犯沿海地区,实行颠覆行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东南沿海各省的安全。  在中国的东北部,中苏关系紧张。苏联

4、大国沙文主义甚嚣尘上,在中国北部陈兵百万,以武力相威胁,两国的边境争端不断发生。1963年7月,苏联与蒙古人民共和国签订了针对中国的《关于苏联帮助蒙古加强南部边界防务的协定》,不久,苏联派重兵进入蒙古。此后几年中,苏联向邻近中国边境地区派驻的军队近百万人,战略导弹直接指向中国。  在中国的西部。1962年10月和11月,印度军队向中国领土发动了大规模的入侵,中国军队被迫进行了两次反击,将印军击退。其后战争停止,但双方边界的军事对峙局势尚未得到根本缓和。  2.内工业布局不合理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国内形势的严峻。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严

5、重失衡,布局极不合理,工业基础的确非常薄弱。1964年4月25日,总参谋部作战部根据副总参谋长杨成武的指示写出了一份报告,5月9日报罗瑞卿,罗又分别报送毛泽东等中央常委,报告指出在国民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方面问题很多,有些还很严重:(1)工业过,于集中。仅全国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2)大城市人口多。全国有14个百万人口以上和25个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大部分都在沿海地区,易遭空袭,如何防空尚无有效措施。(3)主要铁路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在大、中

6、城市及其附近,易遭破坏,缺乏应付敌人突袭的措施。战争初期,交通可能陷入瘫痪。(4)所有水库,紧急泄水能力都很小。    (二)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  1.缓和的国际环境  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尽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仍然对我国在战略上敌视,无理干涉我国内政,企图颠覆社会主义中国,但是军事上的冲突较冷战时期减少了很多。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联系得更加紧密,中国同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经济往来频繁。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对于西部发开发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西部地区同周边国家和地区接壤,而这些国家和地

7、区又大多处在或者属于不同的经济区域或区域集团。  2.国家经济发展失衡,西部欠发达  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后,小平同志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二是沿海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到90年代末期,沿海地区经济已获得长足的发展,率先进入小康,而东西部差距日益明显,这种差距的存在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三线建设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特点分析    (一) 三线建设的特点  1.以建设战略大后方,维护国家安

8、全为目标,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征  由于我国当时周边紧张的局势,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人认为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非常大,而我国的工业布局以及战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