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

ID:2517052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_第1页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_第2页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_第3页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_第4页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景”的创设论文..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中心问题.创设“问题情景”是指能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遇到的新问题.数学问题情景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沟通现实生活与学习的桥梁.创设问题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内在的规律性,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对所学知识的自如运用.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下面从几方面谈谈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景”的创设.一、引入新知识时..,创设问题情景数学教学不单是使学生承认知识

2、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构建过程的探索,以问题为起点,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去获取知识.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创设问题情景,能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质疑、促进学生去构建新的认知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执教“垂直于弦的直径”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据气象卫星显示,有一股强热带台风,18小时后将在距我市(点A)正东方向400千米的福建省(点B)登陆,并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向北偏西60°的BN方向移动,台风中心300千米的范围内是受台风影响的区域.我市是否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学生对这个问题产生

3、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知道我市是否会受到台风的影响,这把学生置身于这个情景之中,我便引导学生画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市是否会受台风的影响,取决于台风中心在移动过程中会不会经过以点A为圆心,300千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即取决于我市与BN的距离是否小于300千米.如图1,因为∠ABC=90°-60°=30°,所以AE=AB=200千米300千米,所以我市会受到这次台风的影响.这时问题已解决,学生情绪高涨,于是,我再提出问题:我市受台风的影响时间有多长?学生疑惑不解了,我告诉学生,学习了“垂直于弦的直径”之后,你们就能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又

4、被充分调动起来,进一步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油然而生,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效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景应有趣味性、新奇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探究新知识中,创设问题情景.在知识的探究中,我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情景越丰富,学生学习情绪越高涨,越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萌发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时,我要求学生画出y=-0.1x2+2.6x+43的图象,然

5、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心理学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单位:分)之间满足函数式:y=-0.1x2+2.6x+43(0≤x≤30),第几分钟,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设计的问题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积极观察图象,然后发现、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由x=-=-=13,得出答案:第13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利用这个问题,使学生很容易探索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最大值及最小值的性质.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探索二次函数的另一个性质,我再提出问题: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

6、逐步增强?x在什么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这个问题学生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纷纷动脑筋思考,就连后进生也认真观察图象,寻找答案.我引导学生利用图象探索出:当x13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13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因为0≤x≤30,所以,当0≤x<13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增强,当13x≤30时,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步降低.利用这个问题,学生也很容易探索出二次函数的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减变化的性质.这样,我用民主、平等、开放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勇于探索,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也因为如此,学

7、生才能深入地发现数学内在的规律性,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三、应用知识时,创设问题情景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老师要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亲自体验在问题情景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趣.如在学习:“过三点的圆”后,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有一块圆形玻璃不小心被碰碎了,要怎么样才能到镜店配一块合适的镜子呢?学生想知道答案,于是他们将问题逐步展开,结果发现将此问题转化为“确定圆”的问题,即只要带一块有边缘的碎块到镜店就能配一块合适的镜子.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景,能够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

8、实际问题.又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时,我提出问题:窗外的红旗正迎风飘扬,同学们知道旗杆的高度吗?在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