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

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

ID:25171377

大小:13.34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8-11-15

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_第1页
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_第2页
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_第3页
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_第4页
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护自救安全常识(小学生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爱生命,自护自救 安全常识教育广东省教育活动中心自护自救安全常识二、地震中的自护自救一、火灾中的自护自救三、其他灾害中的自护自救四、校园日常安全事项1994年12月8目晚,新疆克拉玛依市文化艺术中心友谊馆发生火灾,这次大火共烧死323人,其中中小学生288人。2008年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造成43人死亡。常见火灾:公共场所火灾火灾 常识火灾 预防逃生 方法(一)(二)(三)一.火灾中的自护自救澳大利亚警方称2月上旬肆虐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山火已使

2、死亡人数增至181人,而最终的遇难者人数很有可能超过200人。常见火灾:野外火灾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跳下当场身亡。常见火灾:校园火灾1.火灾的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分类1234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等。液体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等。气体火灾。如煤气、氢气等。金属火灾。如镁、镁合金等。(一)火灾常识1.火灾的预防常识许多同学对火感到新奇,常常背着教师和家长做火的游戏。平时不要在身上携带打

3、火机、火柴、鞭炮等。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中要求在校学生不要吸烟。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离。电器火灾发生的原因有:电路老化、超负荷、环境欠佳(主要指粉尘太大)等引起的电路短路、过载而发热起火。要熟悉日常电器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学会一般灭火工具的使用方法,如灭火器。(二)火灾预防2.灭火器的使用1.发生火灾怎么办?(三)火灾中的逃生方法(1)要迅速向消防队报告火警,火警电话是“119”;(2)在能扑救的情况下迅速组织扑救;(3)在可疏散贵重物品

4、的情况下迅速疏散物品;(4)在不能扑救的情况下迅速组织人员疏散;(5)主动为消防队扑救火灾提供情况和方便条件;(6)火灾扑灭后不应随便清理现场,在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2.发生火灾时如何救人?(1)缓和救人法:在被火围困人员较多时,可先将人员疏散到本楼相对较安全的其它地方,再设法转移到地面。(3)架梯救人法:利用各种梯和登高工具抢救被困人员。(4)绳管救人法:利用建筑物的室外各种管道或室内可利用的绳索实施滑降。(5)控制救人法:用消防水枪控制防火楼梯的火势,将人员从防火梯疏散下来

5、。(6)缓降救人法:利用专用的缓降器将被困人员抢救至地面。(7)拉网救人法:发生有人急欲纵身跳楼时,可用大衣、被褥、帆布等拉成一个“救生网”抢救人员。(1)当你处于烟火中,首先要想办法逃走。如烟不浓可俯身行走;如烟太浓,须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以减少烟毒危害。(2)不要朝下风方向跑,最好是迂回绕过燃烧区,并向上风方向跑。(3)当楼房发生火灾时,如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过去,如楼梯已被火封堵,应立即通过屋顶由另一单元的楼梯脱险;如其他方法无效,可用绳子或撕开的被单连接起来,

6、顺着往下滑;如时间来不及应先往地上抛一些棉被,沙发垫等物,以增加缓冲。3.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4.发生火灾时如何疏散人员(1)开启火灾应急广播,说明起火部位、疏散路线。(2)组织处于着火层等受火灾危胁的楼层人员,沿火灾蔓延 的相反方向,向疏散走道、安全出口部位有序疏散。(3)疏散过程中,应开启自然排烟窗,启动防排烟设施,保 护疏散人员的安全;若没有排烟设施则要提醒被疏散人 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靠近地面有秩序的往安全出口前行。(4)情况危急时,可利用逃生器材疏散人员。地震 常识地震 预防逃生 方法(一)(二)

7、(三)二.地震中的自护自救1.地球的结构2.地球六大板块构造板块构造学说:地壳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分割为彼此相对运动的板块,它们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全球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大板块的边界上,一部分发生在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上。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石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3.地震的成因全球主要的地震带黄色部分:环太平洋地震带蓝色部分:欧亚地震带绿色部分:海岭地震带我国主要地震带震源:地球内部

8、直接发生破裂的地方;震中:震源正对着的地面;震中距: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距离。4.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有500万次。其中约5万次人们可以感觉到;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一年有十几次。按震级大小分:7级和7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大震;7级以下、5级和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强震或中强震;5级以下、3级和3级以上的,称为小震;3级以下、1级或1级以上的称弱震和微震。 小于1级的称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