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

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

ID:25172799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8

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_第1页
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_第2页
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_第3页
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_第4页
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见血瘀证皮肤表现及治疗论文..血瘀证候多见于病程较久的慢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皮损色黯、紫红、青紫,或出现肌肤甲错、色素沉着、瘀斑、肥厚、结节、肿块、瘢痕,舌紫或有瘀点,脉弦涩等。一表现1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色素沉着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弥漫性的。局限性的如黄褐斑、雀斑、黑变病以及许多皮肤病发生的色素沉着;弥漫性如艾迪生病等。局限性皮肤见黑或褐色,多属于肝气郁结,瘀血凝滞所致;全身性的皮肤色见黑或褐色..,往往又与肾阳不足,肾水泛滥有关。2皮肤色素减退白癜风以及硬皮病等皮肤病出现的色素减退,多为气血为风邪所扰,令气血不和所致。3固定于一处的慢性炎症性皮疹如钱币状湿疹、盘状红斑狼

2、疮或大片肥厚鳞屑病,皮损多为黯红色,多由气血郁结肌肤,化燥生风,或瘀热成毒所致。4皮肤硬化、肥厚、结节、肿块与赘生物如硬皮病、瘢痕疙瘩、胫前黏液性水肿、结节性红斑、硬红斑、结节性血管炎、亚急性结节性游走性脂膜炎、结节性痒疹、皮肤淀粉样变、疣状扁平苔藓、各种疣以及疼疮、酒渣鼻晚期、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等。常因经脉阻滞气血不通所致。5皮肤萎缩部分病人属于气血受阻,络脉瘀滞,使皮肤失去荣养所致。6肌肤甲错类皮肤病肌肤甲错主要是指皮肤粗糙、肥厚及鳞屑增多之类皮肤病,多由血虚风燥或血热有瘀所致。7皮肤紫斑、瘀斑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血不归经,瘀积于肌肤之间所致。常见于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和各种紫癜。

3、毛细血管扩张与静脉曲张等亦属于瘀血证的表现。8皮肤慢性肿胀或无名肿胀见于淋巴水肿、皮炎或硬皮病早期以及某些血管炎,多由于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所致。9皮肤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如肢端周围血液循环不良,局部血管痉挛性雷诺征;两侧或左右冷热不同,汗出不同,或感觉不同,或无汗、脱发等。中医认为此类皮肤病是因瘀血阻塞经络血脉所致。10疼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故瘀血为疼痛的重要发生原因。瘀血疼痛的特点为痛有定处,刺痛或电击感,久痛不已等,常见于带状疱疹神经痛以及红斑性肢痛病、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血管炎性皮肤病。11慢性顽固性瘙痒性皮肤病或疑难的慢性复发性皮肤病一切疑难大病或久治不愈之

4、症,血瘀往往是它们的病因,如结节性痒疹、慢性瘙痒症、慢性荨麻疹、扁平苔藓以及慢性口腔溃疡、白塞病等,兼用活血化瘀治疗,常有一定效果。二治疗方法活血化瘀法是中医传统治疗法则之一。人体的正常功能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若气血的运行失常,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皮肤为人体最大的外卫器官,各种内外病因导致气血运行障碍,必然会反映在皮肤上,因此,活血化瘀法在皮肤病的治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临床上,血瘀证单独发生者较少,往往与其发生瘀血的原因与后果并存,所以,治疗皮肤病的瘀血证要进行整体的辨证论治,同时结合患者的体质状况,与其他治法联合应用。1清热行瘀法清热行瘀法为活血药与清热药合用的治疗方法

5、,用于毒热血瘀证。临床上,毒热血瘀证的形成原因有二:①由于肌肤受血热、毒热与湿热之邪,气血运行受阻而形成血瘀证;②肌肤气血凝滞,郁久化热而成。主症:结节丘疹性孤立皮疹、盘状苔藓化皮损、皮肤硬化、色素沉着,或肌肤出现急性红斑结节、紫斑、疼痛、奇痒遇热更甚,伴口干、心烦失眠,舌质红,苔黄腻或薄黄,脉沉滑或弦滑有力。适应证:结节性痒疹、各种痒疹(孕妇忌用)、钱币状湿疹、皮肤淀粉样变、扁平苔藓、硬化萎缩性苔藓、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疣、痤疮、毛囊炎等,也用于血管炎性皮肤病,如红斑性肢痛病、结节性红斑、过敏性紫癜、血栓性静脉炎等以及硬皮病早期。2活血化瘀法活血和化瘀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

6、定区别的概念,“活血”主要是解决血液流速的异常;“化瘀”主要是解决血液黏稠度的异常。因此,在皮肤病的初期阶段,治法当活血为主,可选用的活血药有红花、丹参、鸡血藤、芍药、红藤、益母草等;若病程日久或皮肤病的后期阶段,特别是久治难愈的顽固性瘙痒、疼痛.皮肤硬化等,非用化瘀或强力搜剔之品不可,否则难以取效,常用水蛭、地龙、全蝎、蜈蚣、土鳖虫、乌梢蛇等。活血化瘀法用于瘀血凝结证。主症:皮损色黯、紫红、青紫、瘀斑、色素沉着,或出现肌肤甲错、肥厚、结节、肿块、瘢痕,舌紫或有瘀点,舌下静脉曲张,脉弦涩等。适应证:斑秃、酒渣鼻、扁平疣、银屑病、太田痣、白癜风等皮肤病。3散寒宣瘀法散寒宣瘀法为温通

7、散寒药与活血祛瘀药合用的治疗方法,用于血瘀证兼有表寒者。表寒外袭,腠理闭塞,日久致肌肤血行不畅,凝而为瘀。治疗当以散寒宣瘀为主,俟寒邪一散,腠理疏通,血液畅流,瘀血随之宣散。主症:皮肤瘙痒或红斑水疱色较黯,怕冷,久治不愈,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浮滑有力;或反复发作的风团,色淡白,或皮肤硬化。适应证:各种顽固性瘙痒皮肤病,如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痒疹、湿疹、荨麻疹以及硬皮病等。4补肾祛瘀法补肾祛瘀用于肾虚血瘀证。肾在中医学脏腑理论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