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

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

ID:25190367

大小:56.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_第1页
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_第2页
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_第3页
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_第4页
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促进中美贸易相对平衡的对策与前景  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从来就是不完全平衡的,即使经济全球化对各国贸易流量的分布会产生一定的均衡效应,也不可能形成各国同时满意的贸易完全平衡格局,国际贸易不完全平衡有一定的必然性。在全球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国际贸易不完全平衡经常表现为“总量逆差”。从1985年到2005年,世界主要国家货物进出口贸易增长5.8倍,各年逆差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逆差总额从756.5亿美元增加到3,600亿美元。  对于某一个国家来说,贸易平衡程度变化具有周期性特征。从一个较长时间看,一国在世界市场实现的进出口贸易在一个时

2、期表现为顺差,而在另一个时期则可能转为逆差。这种贸易不完全平衡的周期性演进,不仅与各国经济“景气交叉”的变化有关,而且与各国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战略调整、比较优势的消长、国际资本流动及各国政府政策的周期性变化等有关。  “入世”以来,中国进入周期性繁荣期。近5年中,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增长速度直接推动着世界经济的持续繁荣。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外部动力。中国5年中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28%,占世界贸易比重从3.6%提高到7.7%,货物贸易顺差规模从225.5亿美元扩大到1,775亿美元。中国不仅给世界市场提

3、供了价廉物美的商品,使欧、美、日等主要贸易伙伴获得类似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高增长、低通胀”成就,而且也为世界市场创造了巨大的购买需求,美国等贸易伙伴因此增加了就业机会,获得了巨额利润。但海外人士只看到中国出口和顺差的快速增长,没有看到其进口一直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没有看到中国进口占世界的比重已经从2001年的3.35%提高到2006年的6.81%。同时人们也没有看到,中国虽然存在规模较大的货物贸易顺差,但是一直没有改变服务贸易和资本投资贸易逆差并且这种逆差规模还在扩大的趋势。  即使是从货物贸易的收支平衡的历史变化看,中国经

4、历了从逆差到顺差发展的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88年的11年中共有408.5亿美元贸易逆差。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进口替代,以非常低廉的价格换取价格高昂的制造技术和设备。随着进口替代带来生产能力的提高,技术进步加快,进出口贸易结构逐步改善,贸易体制改革增加外贸活力,全社会土地、资本和劳动的生产率提高,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迫使中国选择出口导向战略,进出口贸易出现了由逆差向顺差的转换。“入世”以来进入到顺差增长的顶峰时期。  全球化使中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挥比较优势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会。在发达国家因工资和不动产价格

5、快速提高从而投资成本不断提高且需求成长受到约束的新背景下,他们将全球产业链中的部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转移到工资和不动产价格相对低廉且需求快速增长的中国(还有巴西、俄罗斯、印度等转型经济体),从而形成新的全球产业链和生产分工体系。这个转移过程预计要到“人口红利期”(2015年前后)结束时才会进入尾声。“刘易斯拐点”出现前,资本将保持净流入。由于现行国际贸易统计体系的缺陷,在生产过程末端完成最终产品的加工贸易经济体,只能从全球产业链的零部件加工和组装产品的出口中得到很小一部分“附加值”。  中国出口超常规增长,既有国际产业分工变化的

6、原因,也有国内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原因。尽管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挑战而出台的出口导向政策需要调整而且目前正在调整之中,但由国际产业分工调整和国内发展阶段转换推动的外贸出口增长具有必然趋势,不应当用简单的货币法则来遏制它。如果双边货物贸易不平衡是由于双边经济结构和其它非货币因素的影响,那么汇率解决方案就可能是无效的。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提供的数据,美国2006年的货物贸易逆差8,830亿美元,比2000年的4,774亿美元增长85%,这个增长速度的确惊人,但这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形成的,将其仅仅归咎于中国“过度出口”并强迫人民币兑

7、美元大幅度升值是不公平的。欧洲和中国以外的亚洲经济体是美国和世界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地。2000年,中国贸易顺差占全球贸易逆差的比重只有8.83%,而德国和日本两国的贸易顺差占全球贸易逆差的比重高达56.52%。2005年,中国的比重提高到28.33%,而德国和日本更是提高到76.75%。  相对于外因而言,美国贸易逆差形成主要在内因。其表现:一是,推行“出口保护主义”,科技产品及能源资源出口受到限制,武器出口方面实行歧视性政策和禁售,离自由贸易越走越远;二是,“害怕与贫穷国家竞争”,“提高标准进而提高外国企业的成本”,以“削弱

8、外国企业的竞争力”,在能源、航空、农业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对外国资本进行过多限制;三是,格林斯潘时代的美联储长期实行放松银根的政策,无限制地增加美元发行量,以低利率方式创造过剩流动性,让美元在全球市场上持续泛滥;四是,基于资产升值所带来的“财富效应”不断刺激美国人以高负债方式过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