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

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

ID:25199204

大小:59.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_第1页
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_第2页
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_第3页
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_第4页
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_第5页
资源描述:

《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缺陷产品召回在考问中延伸    质量投诉一直以来都位居前列的家用电器首次被列入召回产品范围。7月2日,由国家质检总局起草的《家用电器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在经历了丰田汽车、惠普笔记本以及最近的宜家窗帘召回歧视事件之后,我国的缺陷产品追究制度在消费者的不断考问中升级。不过,即便把酝酿中的家电召回制度计算在内,目前我国实施召回的产品也仅有汽车、玩具、食品、药品等五大类,大量的产品仍然被排除在外,缺陷产品追究机制刚刚开始起步。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现代科技进步,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构造越来越复杂。同时,由于设计、生产失误而形成的“缺陷产品”给消费者

2、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害也日见增多。面对社会上或家庭中一些“缺陷产品”的侵害,我国老百姓将不再处于无可奈何的境地。中国已开始对“缺陷产品”说“不”。    近年来,中国制定的有关产品召回的规定主要包括: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2007年8月起施行的《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及《食品召回管理规定》、2007年12月12日起施行的《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2010年7月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针对家用电器产品、汽车产品分别出台召回管理规定和条例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集意见和建议。    根据家电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和升级后的汽车产品召

3、回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将对境内境外厂商一视同仁。尤其对汽车企业来说,把处罚额度上限3万元提高到产品货值金额的一半。此前,业界一致认为旧的汽车召回管理约束力不够。对家电企业来说,家电生产厂商如果存在未按规定实施产品召回、不停止生产销售存在缺陷的家用电器产品、拒不配合缺陷产品调查等行为,将被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    统计表明,2009年我国彩电销售量大约为4000万台、冰箱2500万台、空调3000万台、洗衣机2500万台,如果再加上小家电产品,家电年产销量数以亿计。缺陷家电召回制度一旦实施,对于竞争已趋白热化的家电行业来说是一场大考。    业内人士表示,家电产品的质量投

4、诉一直以来都位居前列,但是由于一直没有召回措施,此前消费者对于家电产品出现的质量缺陷,都是参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三包条款来解决。但这些条款对产品的退换货时限规定得太短,往往只有几天的时限,而许多电器的缺陷往往要使用数月甚至数年才能显现,到那时显然早已过了三包规定的追溯期。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表示,在汽车、儿童玩具、食品、药品、家电召回规定的基础上,下一步将加快立法步伐,推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出台;逐步扩大缺陷产品召回范围,将消费类电子电气等产品纳入召回范围;建立较完善的缺陷产品召回监管体系。未来将建设国家缺陷产品信息管理平台,在全国范围

5、内采集产品伤害事故信息和产品质量投诉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实施风险评估。    国务院法制办工交司司长赵晓光对外表示,将制定《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等一批和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为消费维权提供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支持。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的消息显示,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将《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上报国务院法制办备案,预计年内将正式颁布实施。    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司长于献忠表示,建立“缺陷产品管理制度”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为了约束和激励企业在设计、制造、销售过程中对产品可能包含的缺陷风险进行充分的防范,防止企业有故意隐瞒的行为

6、,督促企业及早采取措施,尽可能地将缺陷产品对民众安全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同时,也为了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许多国家仍有差距。不过,从近年来的的进展状况来看,该制度也一定会在国内消费者的不断考问中规范成熟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