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

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

ID:25202384

大小:72.68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_第1页
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_第2页
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_第3页
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_第4页
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工程细部作法规矩集一.A;加工1.箍筋箍筋弯钩的弯曲角度保证135度,弯钩平直部分应为箍筋的10d,弯钩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2.定距框(梯子筋)用定距框控制墙体的间距和保护层,并在定距框的上、中、下三个部位设顶模板钢筋。3.定模板钢筋长度为墙体厚度减2㎜,用无齿锯下料,保证其长度准确,且不得有飞边、毛刺。4.定距框的制做定模板钢筋在焊接前必须准确计算出纵向钢筋的位置。如:墙体竖向梯子筋的定模板钢筋外露尺寸为;墙体水平筋直径+受力钢筋保护层减1㎜。(外墙受力钢筋的保护层依据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同而定,当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及c

2、30时,保护层为25㎜,当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以上时,保护层为15㎜)定距框的焊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在顶模板钢筋的端部涂刷防锈漆,要求防锈漆的卷边不能超过1㎜,且不能污染到其他部位。B.钢筋的排设1:顶板钢筋从墙边5㎝起开始排设。2;墙体竖筋从暗柱边5㎝起开始排设。3;墙体水平筋从楼板上、下各5㎝起开始排设。4;梁、暗梁箍筋有柱边5㎝起开始排设,且入暗柱一个箍筋,距柱边5㎝。顶层结构中门窗洞口的暗柱箍筋沿梁通长设置。5.钢筋排设时必须错开,保证钢筋净距不小于25㎜。如墙体水平筋与暗柱箍筋在排设时就必须考虑错开。C.钢筋连接1.墙体竖向钢筋(接头按50﹪错开)

3、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规范)要求长度的1.2倍,不小于500㎜。墙体水平钢筋(接头按25﹪错开)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规范要求的长度,且不小于500㎜。2.梁、板中钢筋的搭接,不得留置在板、梁的受力弯矩最大处,即板、梁的下层钢筋不得在跨中搭接,板、梁的上层筋不得在支座处搭接,搭接长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基础底板的受力钢筋是反向的)D.钢筋绑扎1.钢筋绑扎前必须做好七项工作、弹墙体线、模板线、门窗洞口线、浮浆薄弱层清理、钢筋浮浆清理查钢筋偏移。按1:6调直接头错开高度,直螺纹连接检查。2.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3.钢筋弯

4、钩的朝向必须正确。4.钢筋绑扎不得有缺口、松动、顺扣现象,并且在1.5高以下范围内的绑扣向上,1.5米以上的绑扣向下,且绑扣的尾丝不得有出墙现象。5.钢筋垫块必须保证钢筋保护层准确,且必须绑扎牢固,制作垫块应使用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无石子砂浆。E;其他1.浇筑混凝土时,不能污染浇筑范围以外的钢筋。应采取措施,在竖向二级钢筋上用软塑料管套上,一级钢筋在打混凝土后及时用湿棉丝擦净灰浆。2.钢筋不得被油类物资污染,以防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能粘接。3.顶板中马镫钢筋,制作高度必须计算准确,高度=楼板厚度—上下层钢筋螺纹直径—上下保护层。4.顶板钢筋绑扎完毕,用空压机把顶板上

5、的杂物清理干净保证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没有遗物掺入。二.模板工程1;剪力墙墙体模板采用清水混凝土定型大钢模体系,柱子模板采用青岛瑞达无框模板体系,顶板模板使用15㎜厚多层板。2.内墙大钢模的高度要大于楼层净高5㎝浇筑完混凝土,拆模后在板底上0.5㎝处弹线,剔除墙体顶部的薄弱层。外墙模板高度应为楼层层高加10㎝。其中在下框加5㎝贴墙模,在上框加5㎝同墙留置。这样内外墙模板,纵向第一排螺栓孔孔排设尺寸差5㎝3.在定性大钢模的上边框,按300㎜间距,排设16的螺栓孔,以方便加高模板,在高层住宅楼的变层中用。4.剪力墙中的门窗套口采用启口式连接。5.墙体模板中,带4㎜插口

6、的角膜与有4㎜启口的大钢模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并在大模板的上中下三个部位设有扣件在角膜相应位置设有活动螺栓。模板安装就位后能保证角模与大模紧密牢固连接,防止角膜内抠,造成混凝土墙面有错台现象。6.支设墙体模板前,先在楼面弹好的墙体线外侧贴10×40㎜的海绵条,防止跑浆,但要求海绵条距线1㎝,防止海绵条打入墙体,影响工程质量和观感7.在外墙及有装饰带的凹槽部位,先贴4×40㎜橡胶条,然后再橡胶带加贴10×40㎜的海绵条,以防止跑浆但要求海绵条距线1㎝防止海绵条打入墙体,影响质量和观感。8.在门套侧面加贴10×40㎜的海绵条,且海绵条在套口退后1㎝的位置开始贴,防止打入

7、墙体影响质量和观感。9.支设墙体模板时在墙体的四周弹出楼板板底标高线,沿线1㎜的部位粘贴聚乙烯胶条,用竹胶板挤紧,防止浇筑顶板时交接部位跑浆,大面积采用多层板硬拼缝的方法支设。10.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在板中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按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11.模板上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并铺设垫板。12.模板拆除时间,必须在同条件试块抗压强度实验报告合格后,有技术部门出具拆模通知单后方可拆模。13.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干净,刷水性脱模剂。涂刷均匀一致,无漏刷现象。14.模板堆放场地应作硬化处理,并设

8、有排水坡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