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

ID:25209031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_第1页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_第2页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_第3页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_第4页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论文【摘要】目的研制肤洁净抗抑菌洗剂,建立其质量标准,探讨其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及稳定性实验,建立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质量标准;采用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致痛反应及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等实验对该洗剂的抗炎、镇痛及抑菌作用进行研究,并进行毒理学及致敏实验;同时以该洗剂作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洗剂性状易于观察;生物碱鉴别反应为阳性;产品在37℃存放90d后,以1∶9浓度的洗剂作用2min对白色念珠菌杀菌作用>90.00%;该洗剂对小鼠化学性疼痛和热板法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大肠杆菌、金

2、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具灭杀作用;临床观察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4%。结论肤洁净抗抑菌洗剂制备简单,药理作用明显.freell药液,滤过,分装,灭菌即得。2质量控制2.1性状鉴别为棕黄色溶液,外观均匀无异物,有少量沉淀,具有特殊的中草药香气。2.2pH值按《中国药典》[1]2005年版附录“pH值测定法”测定,pH值5.5~7.5。2.3特征鉴别实验取本品药液约10ml,浓缩至稠膏状,加0.5%盐酸乙醇液1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氨试液使呈中性,蒸干,残渣加1%盐酸10ml溶解,滤过,所得酸水溶液检查生物碱。取3支试管,一管

3、加碘化铋钾试液,生成红棕色沉淀;一管中加碘化汞钾试液,生成黄白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硅钨酸试液,生成灰白色沉淀。2.4稳定性实验2.4.1按本品企业标准检验(40±2)℃,(-5±2)℃恒温24h恢复至室温,无分层现象。2.4.2留样常温观察留样常温下观察3,6,12,18个月,按本品企业标准检验结果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2.4.3肤洁净抗抑菌温、湿度观察肤洁净抗抑菌洗剂在20~21℃,湿度65%~68%RH,以1∶10浓度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5,10,20min杀菌率分别为99.58%,99.87%,100.00%,100.00%。该样品在37℃存放90d后,以1∶9浓度的洗剂作

4、用2,5,10,20min杀菌率分别为99.47%,99.76%,100.00%,100.00%。依据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品卫生标准》该产品的杀菌作用在室温下至少保持2年。3药理学研究[2,3]3.1镇痛作用3.1.1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影响取小鼠40只,雌雄兼用,随机均分为4组。给每只小鼠腹部涂药0.2ml,2次/d,连续分别涂药7d。结果见表1。表1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略)3.1.2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取合格雌性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记录小鼠放入烧杯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该小鼠痛阈值,并作为该鼠给药前的痛阈值

5、,给药后再测小鼠痛阈值。结果见表2。表2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略)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对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及对小鼠热板致痛反应,具有较强的镇痛效应。3.2消炎作用本品皮肤涂药0.2ml,3次/d,对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3.3抑菌作用以1∶10浓度的肤洁净抗抑菌洗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5,10,20min,杀菌率均>90.00%,表明其具有杀菌作用。4毒理学研究4.1阴道黏膜刺激实验将动物分成两组,染毒组用3只家兔,将一钝头软管插入动物阴道内4~5cm,用注射器吸取样品液,通过导管将2ml样品液缓慢注入染毒动物组内;对照组注入等量灭

6、菌生理盐水。染毒后24h处死动物、解剖,观察家兔阴道组织,取阴道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染毒组和对照组分别有2只和1只家兔阴道黏膜肉眼可见轻度水肿,未见血管充血。显示本品能使家兔阴道黏膜有轻微刺激性。表3两组疗效比较(略)4.2皮肤变态反应实验实验用健康成年豚鼠40只,体重200~280g。4.2.1致敏接触将豚鼠分成实验组和阴性组对照,雌雄各半。实验前24h,将实验组豚鼠背部左侧3cm×3cm范围内的毛去掉。将样品原液0.5ml滴在2cm×2cm大小的两层纱布,然后敷贴在豚鼠背部左侧去毛皮肤上,用一层玻璃纸覆盖,再以无刺激胶布封闭、固定,持续6h。第7天和第14天用同法各

7、重复1次。阴性对照组动物不做致敏接触。4.2.2激发接触末次致敏后14d,按上述方法将受试物斑贴于受试豚鼠背部右侧的去毛区,于除药后24h和48h后观察受试皮肤反应。阴性对照组仅给予受试豚鼠激发处理。结果显示,实验组豚鼠在激发接触24h,48h均未见受试皮肤出现红斑及水肿等刺激反应,皮肤致敏率为0%;阴性对照组豚鼠受试皮肤未见异常。结论,本品对豚鼠皮肤无致敏皮肤变态反应作用。5临床观察5.1观察对象本院对20~50岁女性患者,经涂片检查确诊。霉菌性阴道炎62例,滴虫性阴道炎24例、非特异性外阴、阴道炎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