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

ID:25210139

大小:713.50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8-11-18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_第1页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_第2页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_第3页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_第4页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形象)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前趣味时光一首词八个“经量”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九月,“(宰相)贾似道请行经界推排法(丈量田地,重定税额)于诸路,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益竭”(《续资治通鉴》)。为此,醴陵士人写了首《一剪梅》词: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课前趣味时光①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②八个“经量”各有什么作用?答案:①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种人物形象。②前两个“经量”,揭示了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

2、独断专横的性格特征;三、四两个“经量”刻画了臣僚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章、附和捧场的奴才相;五、六两个“经量”揭露了太守趋炎附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经量”是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诗歌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事物形象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偏重叙事的诗歌)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偏重写景的诗歌)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主要是咏物诗)诗歌形象人物形象诗歌鉴赏提问方式1.试简析人物形象的特点。2.诗中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这首词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何分析人物形象?①知人论

4、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年龄。③注意细节。④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08湖北卷】14、读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8分)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⑴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

5、简析。参考:①侯蒙幽默诙谐。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②侯蒙乐观自信。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③侯蒙志向高远。结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人 物 形 象 鉴 赏 题如何规范作答?(1)什么形象——特征、身份塑造了一个××(性格、情感、心境、身份)的形象(2)简析形象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简析,有时点出表达技巧(3)形象的意义——情感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达××感情解题步骤答案构成: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

6、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

7、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不是本诗表现的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参考答案:全诗塑造了一个不与世俗同列,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之“高飞”与孤云的“独去”,写出了山静而空的特点,暗示了世俗对诗人的冷遇,表现出诗人自由而闲适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厌”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时,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从而又写出了诗人孤独

8、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强的性格。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总括分析总结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