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ID:25211462

大小:10.51 MB

页数:72页

时间:2018-11-18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1页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2页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3页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4页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一)基本概况时间:1914年6月至1918年底参战国:同盟国(以德、奥、意为首)与协约国(以英、法、俄为首)两大军事集团。性质: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结果:协约国取胜。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二)战后世界的变化。●欧洲衰落,美、日崛起。 ●亚、非

2、、拉美人民逐步觉醒,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开始。 ●帝国主义形成了重新分割世界的所谓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后最大的变化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二、五四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主要内容评价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一)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为主流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1917年,《

3、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兴起的标志陈独秀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主要代表人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北京大学红楼(北京大学旧址,新文化运动的活动基地)●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提倡白话文、新文学,主张文学革命。文学革命包括文学的内容(用新文学取代旧文学)和形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两个方面的革命。(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4、,这是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以及其后的一些作品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内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

5、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也存在明显的缺点。●(脱离现实经济基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脱离经济而把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之于思想文化,是错误的。他们提倡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脱离广大劳动群众)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6、。●(思想方法形式主义)少数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什么影响?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二)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

7、义,以新的平等姿态对待中国,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中工人和士兵的广泛参与,昭示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开展革命。李大钊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十月革命不久,李大钊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座右铭,于1918年7月—11月发表三篇著名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Ishevism的胜利》。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二、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时代背景直接导火线发展阶段评价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

8、命的开端☆新的时代条件☆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一)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巴黎和会会址——凡尔赛宫直接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开天劈的大事变学生高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