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

ID:25213919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_第1页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_第2页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_第3页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_第4页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自序论文.freelisplacedTao)。「道的錯置」如同整個中國民族之咒,這咒如何解開,我認為這不只是在道德、思想層面下功夫就得成效,而是要在整個制度面、結構面做一翻轉向,才能開啟嶄新的可能。就此而言,我並不滿意當代新儒家牟宗三先生以「良知的自我坎陷」這樣的「主體轉化的創造」﹔我倒是聽進了林毓生、傅偉勳兩位前輩所提起的「創造的轉化」。林、傅兩位前輩亦各有所異,我雖較同意創造的轉化,但與彼等主張仍各有異同。我仍然以為儒家「仁學」之以「人格性的道德連結」為核心,這是恆久不變的。以前帝皇專制年代,一直到黨國威權時代,這核心被「宰制

2、性的政治連結」所攫奪,因而「仁學」在帝皇專制壓迫下異化為「主奴式的心性修養」。現在,「仁學」已脫開了專制、威權,仁學早不應在主奴式的心性修養底下思考問題,而應進到「主體際的道德實踐」。原來儒家是在血緣性的自然連結下,展開其實踐向度的﹔現在則有所別異,「血緣性的自然連結」雖然是一最為基礎的結構,但卻不是最重要、最巨大的﹔除此之外,「契約性的社會連結」所構成的社區、社群、社團,進一步以廣義的來說是一契約所成的公民社會,應該是儒家實踐的最重要依憑土壤。有了這契約性的社會連結所成的公民社會,我們才能進一步去締造一「委託性的政治連結」,實施民主法治,讓政治充分的現代化。我以為儒家的「仁

3、學」在這裡,有一嶄新的可能發展,如同長江出三峽,波瀾壯闊,寬廣盛大。我總覺得﹕前輩先生披荊斬棘,以啟山林,自有其存在實感,有這樣的存在實感,因之而有真切的問題意識,進而才有締造新理論的可能。從熊十力、唐君毅到牟宗三,他們最關切的問題是如何克服整個族群的意義危機,透入心性之源,遙契古聖先哲,接續道統,對比西哲,重建道德的形而上學﹔進而以此下開民主、科學,完成現代化。據實而論,當代新儒學重建道德的形而上學,厥功甚偉﹔但於民主、科學之開出,對於現代化的理論貢獻並不多。九Ο年代後,當代新儒學最重要的議題已不再是三、四Ο年代到六、七Ο年代,須要去面對整個民族實存的意義危機,它重要的是如

4、何參與一嶄新的公民社會之締造。以是之故,我們可以說問題已不再是如何開出民主、如何開出科學,而是如何在現代化的學習過程裡,去釋放出傳統經典的可貴意義,參與到現代化話語論述的交談過程,有所調節,有所轉進,有所創造,有所發展。簡單的說,問題已不再是「如何從內聖開出外王」,而應該是「如何從外王而調節內聖」。這「內聖--外王」之轉為「外王--內聖」,這顯然是「儒學轉向」的關鍵時刻。在一九九四年的〈後新儒學論綱〉裡,曾有這樣的陳述﹕第十六條、「老儒家的實踐立足點是血緣的、宗法的社會,是專制的、咒術的社會;新儒家的實踐立足點是市民的、契約的社會,是現代的、開放的社會;後新儒家的實踐立足點是

5、自由的、人類的社會,是後現代的、社會的人類。」第十七條、「由老儒家而新儒家,再而後新儒家,這是一批判的、繼承的、創造的發展;它不是一斷裂的、隔離的、推翻的發展;究其原因,則根本的仍是那內在的、根源的實踐動力,此仍是儒學之法鑰。」就在這樣的定向上,繼續展開了我的後新儒學之路,終在一九九八年結集成了《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問題向度》一書,由台灣學生書局出版。以全書所論來說,衡諸「後新儒學論綱」來說,大體來說,仍然處在由「老儒家」而「新儒家」的發展階段為多,至於由「新儒家」而「後新儒家」則只起了一些苗牙而已。綜論之﹕當代新儒家唐、牟、徐諸先生所締造的理論系統,旨在指出﹕如何由「老

6、儒家」開展到「新儒家」。他們強調的實踐立足點已不是血緣的、宗法的社會,不是專制的、咒術的社會﹔而是市民的、契約的社會,是現代的、開放的社會。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重點在「如何的開出」,而不是如何在「市民的、契約的、現代的、開放的社會」裡,如何調節適應與發展。再說,他們對於那「血緣的、宗法的社會」、那「專制的、咒術的社會」的理解、詮釋與闡析仍有所未足,因而所謂的開出說常常是一種呼籲而已。內裡還有許多複雜的問題,這須要下大工夫才能清理明白。換言之,當代新儒家是指出了儒家面向現代性的重要,但還沒有真切的去開出一具有現代性的儒學向度,至於邁向一在現代化之後的儒學向度,那更是遠之又遠,

7、遑不及論。這麼說來,「後新儒學」其實要去開啟的活動是繁重而巨大的,他不只是在新儒學之後,順著新儒學已開啟的向度去發展而已。更為重要的是,他必須審視整個當代新儒學的發展路向,重新調整、轉進﹔一方面去釐清原先老儒家與血緣的、宗法的、專制的、咒術的社會之關係,另方面則須正視在市民的、契約的、現代的、開放的社會裡,儒學傳統如何釋放出其原先的意義系統,參與交談、辯證。再者,更為重要的是,後新儒學則必須去面對現代性所帶來之種種異化以及病痛,展開一文化的批判與意義的治療,進而前瞻現代化之後人類文明的可能發展。在二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