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ID:25220818

大小:5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9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1页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2页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3页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4页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即将过去,留下了鲜明的轨迹。21世纪即将到来,正准备迈开雄健的步伐。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它经历了崎岖曲折的路程,也取得了伟大丰硕的成绩。这100年内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前半个世纪已有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胡适、顾颉刚、钱穆,以及李大钊、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等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杰出的历史学家,100年出不了几位。司马迁死后140多年产生了班固,班固死后50多年产生了荀悦,又过了近40年,产生了陈寿。至于裴松之、袁宏、常璩、范晔、沈约

2、更晚于陈寿一二百年。11世纪产生了欧阳修、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恕、刘攽、范祖禹。12世纪产生了郑樵、李焘。18世纪,历史学极盛,产生了全祖望、王鸣盛、赵翼、钱大昕、章学诚、崔述。20世纪的历史学家更是群星灿烂,代表作更多,成就更加突出。最重要的是:在20世纪前期,历史观、方法论产生了重大的飞跃,传统史学完成了向近代史学的跨进,著述体例也有了根本的变化。20世纪后期,中国历史学建立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包括史学理论和史学史、考古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  文化大革命即是从历史学界打开缺口的,对吴晗《海瑞罢官》的批判拉

3、开了十年浩劫的序幕。此后,历史被践踏,被滥用,是非颠倒,黑白不分,影射史学流行,全民批林批孔,学习儒法斗争,批水浒、批宋江,历史学成为阴谋家篡党夺权的工具,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也玷污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声誉。  这里,不能不提到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这是20世纪历史学汲取的重要教训之一。历史与现实是联系的,现实由历史发展而来,历史学从根本上说要服务于现实。历史学如果不食人间烟火,对现实不发生任何作用就失去生命力而将萎缩消亡。历史学的基本功能是揭示历史规律,提供历史经验,启发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在某种意义上,人

4、类的知识都是历史的,都是对过去经历的经验总结。“鉴古而知今”,人类总是从过去了解今天,进而开拓未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自己的过去,也就失去了今天和未来。但是,为现实服务,必须以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必须尊重历史学自身的科学性。只有实事求是,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真相,才能昭示真理,给人们以真知和新知,推动人类的进步。任何以现实需要为借口,随意剪裁历史都是不能允许的,都是对历史的歪曲和篡改。历史学要保持相对独立精神,不能变成政治的侍婢。  中国历史学经历了十年浩劫,从一片文化废墟中走出来,经过拨乱反正,迅

5、速地恢复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机。大学的历史教育重新恢复,走上正轨,培养了大批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师范生,新一代的史学工作者大批成长。文化大革命压抑下的积极力量,一旦被解放,喷薄而出,势如春潮奔放,形成生动、活泼、繁荣的局面,教条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纠正,研究禁区被冲破,外国史学理论大量引进,各种学术意见,畅所欲言,百家争鸣,各种观点和体裁的史书络绎出版。改革开放20年来,累计出版的史学著作、回忆录、地方史、资料集有2万多种,各类史学文章不下20万篇(注:据《中国历史学年鉴》历史记载。),研究工作得到长足的进展。  近20年

6、,中国历史学处在一个新的反思和探索时期。一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接受了深刻教训,人们在反思20世纪中国历史学经历的曲折道路,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何以历史学一度被四人帮作为篡党夺权的工具?人们经历了前一段的灾难,才会有后来的清醒。二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将近30年间,由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环境,中国史学界与国际史学界几乎隔绝,不了解国际历史学的动态和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解放,认识活跃,对于外国的各种学术流派,诸如德国和英国的文化形态史学、法国的年鉴史学、美国的边疆史学,以及近代化史学、计量史学、社会史学、心理史学、比较史学都感

7、到很新鲜。外国史学在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方面有不少可资借鉴的地方,许多史学家翻译介绍国外的史学流派和动态,试图探索中国历史学发展的路径。三是中国面临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很大冲击。历史学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激发新的活力,保持发展的势头?尤其是苏联、东欧国家发生巨大的变故,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受到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已经过时?今后还要不要坚持?怎样坚持?这些重大问题,摆在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学家的面前。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即将走完百年路程,跨进21世纪。在新的世纪,我国的社

8、会主义建设将沿着邓小平理论指引的道路更快前进,国民经济将走上一个新台阶。从小康社会向着富裕社会迈进,更加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国家,在近现代又经历了漫长、崎岖而独特的道路,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历史科学作为社会的记录,是先辈们实践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