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

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

ID:25230224

大小:6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9

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_第1页
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_第2页
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_第3页
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_第4页
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  世界全球化和一体化要求各个教育机构的毕业生未来成为拥有国际思维,能从事跨国工作,具备较强跨文化能力的跨国公民。近年来,跨文化教育在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下已成为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2年发布的国际教育大会建议书《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提出,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education)(包括多兀文化教育cross-culturaleducation),是面对全体学生和公民设计的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相互尊重与理解和丰富多彩的教育。跨文化教育能促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加对于可以确认的不同团体的文化的理

2、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文化融人和学业成功,增进国际理解,并促进与各种歧视现象做斗争成为可能。其目的应是从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到鉴赏相邻民族的文化,并最终发展到鉴赏世界性文化。  从事跨文化教育的工作人员通常包括国外留学咨询、语言教师、国际生咨询、大学教辅人员及所有与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紧密联系的工作人员。在跨文化教育过程中,跨文化教育专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许多国家的中等和高等教育机构已经重视为学生提供跨国学习的机会,如国际交流生项目。通过体验文化差异,帮助学习者习得技能、知识、态度和涉及文化差异的更为复杂的世界观,使学习者与其他文化的人互相了解、互相支持,达到有效的交流和

3、互动。跨文化教育涉及跨文化交际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选择恰当的理论维度是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以及增强研究成果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一、跨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理论维度概述  本文采用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四个理论模型作为跨文化教育研究的理论维度,分别是Paige(1993)的跨文化经历本质因素模型、Paige(2006)的文化学习模型、Dear-dorff(2008)的跨文化能力模型以及M.J.Bent(1993)的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每一种维度都对跨文化敏感度、文化学习和跨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如何提高跨文化教育提供了启示。  (一)跨文化经历本质的维度研究  对

4、于接受跨文化教育的人来说,首先是一种跨文化经历。Paige(1993)提出了跨文化经历中引起紧张和心理压力的10大情境变量和个人因素。这10个维度对跨文化教育非常必要,因为跨文化教育专家不但要在新的学科知识上引导学生,当学生因文化差异感到强烈挑战时,还有义务帮助学生适应和了解新的文化。十个维度包括:  1.文化差异。当本土文化和其他文化间的差异增大时,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一个人越是消极地评价这些文化差异,他的跨文化经历就会变得越紧张。因此,出国前对关键文化差异进行针对性学习是跨文化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  2.民族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是跨文化经历中的一个压力,体现在两方

5、面:第一,持民族中心主义态度的人,尤其是跨文化敏感性处在否定和保护阶段的人,会觉得跨文化经历更具威胁性。第二,某些文化团体本身就不太愿意接受外来的旅居者,因此,在这些偏民族中心主义的文化中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3.文化浸泡。一个人在另一种文化中浸泡得越多,感受的压力就会越大。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文化疲劳,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其他文化中浸泡较深的人来说,因为他们长期使用非母语,与东道主国家的人一同生活工作。跨文化教育需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偶尔走出目标文化,以重新获得文化平衡感和认知感。  4.文化隔离。当人们因地理和其他环境因素与本民族同胞隔离时,他们的跨文化经历会变得更加紧张不安

6、。因此,让他们偶尔有机会亲自或通过科技接触本民族同胞非常重要。跨文化教育的作用之一就是安排这样的机会。  5.语言。不会讲目标文化语言的人会更容易觉得跨文化经历紧张。而且在目标文化中,语言能力越重要,压力就会越大。缺乏语言技能或导致社交孤立和挫败。  6.先前的跨文化经历。先前的跨文化经历为获得普遍的文化学习、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能提供了机会。有限的跨文化经历和背景容易使得人们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感受更大的压力。跨文化教育应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和学习目标文化的机会。  7.期望。跨文化经历中主要有两类期待事件。一种是那些对新文化抱有积极期望但却不切实际的人’在一段时间后往往

7、会感到心理上的失落。另一种是对自身期待过高的人可能会觉得他们失败了,因此当遇到正常的文化适应性问题时会倍感压力。跨文化教育要提前发现学生的期望所在’并帮助其适时调整旅居期间的期望。  8.可视性和隐身术。外表上与目标文化成员体现出不同的人可能会招来人们的好奇,带来过多的关注甚至歧视。当一个人身份认同中某一重要的方面(如政治观点)在目标文化成员中没有得到重视,或者由于其在目标文化中不被接受(如性定位)而被掩盖时,也会产生压力。当预测到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经历这些时,跨文化教育中要提前对其进行解释。  9.身份/地位。身份混乱有几种形式。学生可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