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

《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

ID:2523648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
《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
《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
《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
《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马连良与“马派”》阅读试题答案解析马连良与“马派”①马连良,北京人,回族,生于1901年,1909年入喜连成(后改为富连成)科班。茹莱卿、叶春善、王月芳、蔡荣贵、萧长华等曾为他传艺。10岁时,他曾在《朱砂痣》中为谭鑫培、陈德霖、贾洪林等配戏。②在上世纪30年代,扶风社演出剧目颇多。其中一些剧目马先生还做了大胆的改革。《借东风》,于本戏《三国志》。早年《三国志》是三庆班的拿手戏,听说只在每年年底封箱前才上演,平时不演。后来富连成科班上演时共有四本,分四天演完。马先生的《借东风》,就是选择了其中最精彩的一本。在此剧中他前饰鲁肃,后饰

2、孔明。这出戏后来成了“马派”的代表作。③马连良在舞台上做功很“帅”。作为一个舞台艺术形象的塑造者和表演艺术家的马连良,他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具备了无比宽广的舞台表现力,使之得以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不论内行外行,都有一个字的评价,叫做“帅”,这是北京的土话。马先生经常对我讲:“我们表演时,要先打闪后打雷。”他用自然现象来比喻舞台表演,意思是要以情带声,以内在的情感带动外部的动作。④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马先生主张“唱要和说话一样”。意思就是要唱得自然、亲切。他的唱既饱含着情感,又给人以醇厚、舒畅的音乐美感。马先生突破了传统句法,把每个字安

3、排得都很得当。句子长短虽然不规则,但唱起来丝毫没有感到别扭,反倒觉着很新鲜、很动听。马先生经常向学生讲:“要使相同的曲调唱出不相同的‘味儿’来。”那么这个“味儿”哪里来呢?他要求从吐字运腔上下功夫,强调从人物出发。比如,他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这三出戏时,指出它们都有一段“二黄慢板”,唱词的头一句都是“一轮明月照窗……(最后一个字各有不同)”,人物同在夜晚抒发着各自的心情。但伍员的恨满胸怀,陈宫的悔恨交加,寇准的疑惑不安,才是决定这三段唱腔各自“味儿”的关键所在。又如“四平调”,《清风亭》中的贫苦老头张元秀这样唱,《遇龙酒馆》中的永乐皇帝也这样

4、唱,但前者唱来是凄凉悲惨,后者唱来是雍容华贵,“味儿”也就酸甜苦辣各不相同了。⑤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京剧传统戏的韵白,人们常常说它是一种旋律简单没有伴奏的唱,就是说它有音乐感,和真正的唱具有协调性,人们在追求有“味儿”的唱时,也追求有“味儿”的念。马连良吸取了前辈老先生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如同有伴奏、有旋律的唱一样,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20.下列#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对马连良的艺术表演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连良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能够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不论内行外行,都用“帅”字

5、评价他舞台上的做功。B.马连良所说的“先打闪后打雷”,是指表演强调以内在的情感带动外部的动作,以情带声。C.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唱得自然亲切,既饱含着情感,又给人以醇厚、舒畅的音乐美感。D.马连良的舞台念白很有特色,将传统戏旋律简单没有伴奏的韵白变成了有伴奏、有旋律的唱。2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连良在喜连成学戏时,曾跟很多名家学戏,如谭鑫培、陈德霖、贾洪林、茹莱卿、叶春善等。B.在上世纪30年代,马连良对扶风社演出的一些剧目进行了大胆改革,其中《借东风》成了“马派”的代表作。C.马连良突破传统句法,句子长短不规则,但丝毫没有感到

6、别扭,所以很新鲜、动听,听起来特别有“味儿”。D.京剧传统的韵白有音乐感,和真正的唱具有协调性,追求有“味儿”的念,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22.文章第四段举了马连良向学生分析《文昭关》、《捉放曹》、《清官册》三出戏和“四平调”这两个例子,请问可否删掉其中一个?为什么?(6分)23.纵观全文,分条概述马连良是怎样成为大师的。(6分)20.D原文说“如同有伴奏”。21.B(A马连良是向茹莱卿等学艺,而为谭鑫培等配戏;C因果关系不成立,“新鲜、动听”的原因是“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D给人们一种特有的艺术享受的是马连良的韵白。)22.(6分)不能。(1分)两个例子分别

7、从不同角度说明吐字运腔要从人物出发。(1分)第一例,强调体会人物的不同心境(2分),第二例,强调注意人物的不同身份。(2分)(回答时亦可先分后总)23.(6分)①多方学习(或:多师,兼收并蓄)。他曾向茹莱卿、叶春善、王月芳等学艺。②大胆改革。他在《借东风》中前饰鲁肃,后饰孔明,使这出戏后来成了“马派”的代表作。或:他突破了传统句法,把每个字安排得都很得当,唱腔有“味儿”。③练基本功。他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唱、念、做、打等各种手段,具备了无比宽广的舞台表现力,使之得以表现类型繁多的舞台人物。④形成特色。马连良在舞台上做功很“帅”。或:马连良的唱腔有“味儿”。或:马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