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ID:25239254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_第1页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_第2页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_第3页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学习目标】1.掌握NO和NO2的重要性质;2.了解氮氧化物的用途及对大气的污染,知道硝酸型酸雨形成的过程和防治方法。3.从“雷雨发庄稼”原理中学会推理的科学方法。4.通过比较NO和NO2的性质学会类比的科学方法。5.提高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态度,形成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重点及难点】重点:NO、NO2的化学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难点:NO2与H2O的反应。【自主学习】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什么?2.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是什么?3.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有哪些?【课堂导学】一、氮氧化物

2、的产生及转化(一)氮元素的重要性1.2.(二)氮的固定(固氮):1.定义:2.分类:【观察讨论】农谚说“雷雨发庄稼”,为什么呢?【动动手】实验1:将一装满二氧化氮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试管中液面的情况及气体颜色的变化。实验2:小心地取出试管,并敞口放置,观察颜色的变化,并思考为什么?实验3: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三)雷雨过程中氮元素的转化【比一比】二、氮氧化物的性质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物理性质重要反应【阅读思考】1.氮氧化物有哪些益处?2.氮氧化物有哪些危害?三、氮

3、氧化物的污染及防治1.氮氧化物的来源2.氮氧化物的污染3.防治【议一议】溴蒸汽和二氧化氮均为红棕色气体,如何区分?【当堂训练】1.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A.二氧化硫B.氮气C.一氧化碳D.一氧化氮2.上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NO在人体内起着多方面的重要生理作用。下列关于NO的说法错误的是()A.NO是具有刺激性的红棕色气体B.NO能够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C.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D.NO是汽车尾气的有害成分之一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直接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N

4、O2B.NOC.CO2D.N24.下列物质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是()A.二氧化硫   B.氮氧化物  C.二氧化碳   D.悬浮颗粒    5.下列气体由于能结合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的是             ()A.Cl2B.NOC.O2D.CO6.下列反应中气体只作氧化剂的是()A.Cl2通入水中B.Cl2通入水Na2SO3溶液中C.二氧化硫通入氯水中D.NO2通入水中7.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的是:                ()A.工业上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

5、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氨和硫酸氨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无关的是()A.闪电B.光化学烟雾C.酸雨D.臭氧空洞[来源:学,科9.下列气体在常温下不能共存的是()A.SO2与O2B.NO2与NOC.O2与N2D.NO与O210.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  )A.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B.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C.二氧化硫D.氟氯烃【课后巩固】1.下列气体由于能结合血红蛋白而引起中毒的是             ()A.Cl2B.NOC.O2D.C

6、O2.鉴别NO2和溴蒸汽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         B.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    C.用硝酸银溶液          D.用蒸馏水3.美国医学教授因发现X物质在人体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而荣获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因此X物质被誉为“生物信使分子”。已知X是一种奇电子数分子,也是一种污染大气的无色气体且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则X是:             ()A.CO      B.HF        C.CO2     D.NO

7、4.盛满NO2的试管倒置于水槽中,反应完毕后,液面上升的高度是试管的( ) A. 1/2;  B.  1/3;  C.  2/3;  D.  5/65.Mu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了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低价N物质氧化的产物B.NO不是亚硝酸的酸酐C.NO可以是某些高价N物质的还原产物D.NO是红棕色气体6.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                ()A.是还原剂   

8、         B.是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7.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A.3∶1B.1∶3C.1∶2D.2∶18、电闪雷鸣是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平均发生315160余次闪电(1)每当雷电交加之际,空气中可能发生如下反应:①②③9、NO分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