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

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

ID:25246090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_第1页
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_第2页
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_第3页
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_第4页
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群众大合唱中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在飞速地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质的改变,同时,在精神追求方面也上升到了另一个层次。群众大合唱不仅能丰富人们的心灵和音乐涵养,更能增强团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精神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群众合唱发展到今天,演出的数量在增,质量却没有提升,原因是专业的训练方法而使整体的表现效果得不到提升。下面我们来讨论如何进行声乐训练。  一、我国群众合唱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合唱是最大众化、最有参与性的一门音乐艺术,在抒发人们内心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起源于17世纪欧洲教堂的唱诗班本文由.

2、L.收集整理,在西方国家已历经了几百年的发展。  我国的合唱艺术始于20世纪20年代前后,由齐唱逐步发展衍化为多声部合唱。30年代出现的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为我国打开了有别于西方的合唱音乐发展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合唱事业更是发展迅速: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久芳等创作的《幸福河大合唱》荣获了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公众音乐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我国群众合唱正朝着多元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正在完成与世界合唱的接轨。  然而,审美目标和内心的渴求是有了,但实际演唱水平参差不齐,群众合唱依然存在

3、艺术表现能力上的问题。由于缺乏多声部的歌唱传统以及长期以来受各种政治运动、意识形态等外力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多数业余群众合唱团往往较少重视合唱基本素质、声乐演唱技巧、合唱音响平衡、作品层次布局、不同地区和时代艺术风格的把握等合唱艺术技巧和文化内涵上的追求。而这些恰恰正是阻碍群众合唱得以长期发展、向高水准合唱艺术攀登的瓶颈所在。  二、优秀群众合唱团应追求怎样的合唱音响效果  优秀的群众合唱团(这里指混声合唱团)不仅要有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多个声部,每个声部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人员组成。而仅仅这些还不能使这个集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合唱团,合唱团应该拥有一个艺术演唱集体所独

4、具的特征,我们把这个特征称之为合唱音响成分:(1)节奏齐(2)音准(3)力度齐(4)咬字吐字清晰(5)音色融合与音响平衡(6)层次布局。  三、声乐训练是优秀群众合唱团成长的必由之路  合唱与独唱一样,同属于声乐艺术的范畴,都是以歌喉为乐器的音乐艺术形式,其发声的原理是一致的,都是在气息的推动下使气流冲击声门,声带拉紧闭合挡气发出声音,再由共鸣腔体将声带发出的基音进行美化、放大。而二者的区别在于独唱强调的是个性,合唱作为一种群体性的声乐艺术品种强调的则是共性。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声乐技术拙劣的群众合唱团队在演唱一部高难度的作品时是何等的力不从心。群众合唱团的演唱水平

5、往往参差不齐,由于人员组成的多样性、团员音乐素养的不同,合唱团员对合唱声音概念的理解也往往具有多样性,以至于各自按照自己对声乐的理解去演唱,从而使得合唱团声音不统一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指挥或声乐指导教师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声乐训练,使合唱团员理解并努力获得优秀合唱团应具备的优美动人的合唱音响。  四、群众合唱行之有效的声乐训练方法  关于合唱声乐训练方面的学说和书籍浩如烟海,而哪些才是群众易懂、易做的合唱声乐训练技巧呢?笔者通过多年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深入浅出、方便实施的训练方法,并把它们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几句话:吸气横膈胀、呼气对抗忙,声带闭合紧、喉头要放下

6、,软口盖提起、ng字上头腔。在日常的训练中,我向群众合唱队员逐句解释、逐句练习,循序渐进地训练,继而再进行整体把握调控,实践证明非常奏效。  (一)吸气横膈胀、呼气对抗忙  众所周知,气息是歌唱、说话等发声的原动力。正确的呼吸不仅是歌唱技巧的基础,也是实现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要使群众合唱团获得优美的音质、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富于变化的力度、多彩的音色、流畅自如的音区、不同长短的乐句安排以及清晰动人的语言,无一不是以正确的呼吸方法为基础的。要想获得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声音就应该将呼吸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在整个歌唱活动中。  歌唱的过程其实就是呼气的过程。歌唱时的呼

7、气比说话时的呼气要慢得多,并且要有良好的控制,使呼气肌肉群能按歌唱所需要的气息量逐渐推送;使气流形成气柱,按音乐的高低、强弱、力度变化及乐句长短来供气,形成了气柱也就找到了气息的支持点,这些都是靠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的相互配合。  就正确吸气的体会而言,还可以启发群众合唱团员感受生活中的打哈欠、叹息、大笑、呜咽、抽泣、打嗝等动作,这类动作有助于获得较深的吸气和横膈膜的自发胀起。而对于有控制的呼气及在呼气中横膈膜与小腹对抗感觉的想象,则可以体会向窗户哈气将玻璃上的薄冰融化冷却热烫往伤口上吹气吹散蒲公英的种子等动作。  (二)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