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ID:25247375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1页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2页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3页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4页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近年来,我国地方高校的社团组织迅速增加,参与人数日益增多。但是,由于社团在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高校社团的进一步发展。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分析了地方高校社团在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动地方高校社团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繁荣高校校园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社团;人员管理;地方高校  高校社团是活跃校园文化、增长学生才能才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

2、来,随着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高校社团组织已进入一个发展的瓶颈期,而这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社团的人员管理问题。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这所地方高等院校为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探讨社团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社团人员管理的对策,以推动地方高校社团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1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逐渐壮大,高校学生社团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作为一所地方高等院校,重庆理工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规模已经达到1.8万余人,截至2009年10月,有各类校级社团36个,

3、成员约3200余人,占全校学生18%,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学生占全校学生约56.7%,该校学生社团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当前我国地方院校社团的基本情况。  本文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该校学生社团的人员管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05份,其中会员问卷80份,管理人员问卷25份,其中,会员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2.5%,管理人员问卷有效回收率达92%。  根据对问卷的统计分析以及与学生社团负责人和部分社团成员访谈的记录,我们认为地方高校学生社团在人员管理中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1社团人员管

4、理制度不规范  1.1.1近半社团没有制定“纳新”条件及招聘程序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重庆理工大学56.52%的社团在纳新时都设置了条件,按条件选择会员;但有43.48%的社团在纳新时采用“报名即吸纳”的方式,没有根据社团实际情况制定吸纳新成员的标准或条件,没有对报名人员进行甄选,通常只要是熟人介绍、同专业的师弟师妹、老乡等都可随意加入,拉帮结派现象较为严重。  1.1.2绝大多数社团没有制定社员发展及培训规划  86.96%的社团没有帮助社员制订个性专长发展规划,只有13.04%的社团开展了对社员

5、个性专长发展规划的指导工作,为社员的个性未来发展进行初步规划。几乎所有的社团没有对社员进行相关培训。社员缺乏发展规划,也就会迷失努力的方向,降低参与活动的热情。没有进行相关培训,会延长社员的适应期,影响社员未来的发展。  1.1.3大多数社团没有认真落实管理人员考核制度  绝大部分社团都制订了社团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但有部分社团没有开展对社团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的社团,又没有建立对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即使被评为不合格,由于没有进行结果反馈,本人仍然不清楚

6、存在的问题,因此,没能及时改进不足,未能改善自身绩效。此外,我们还发现,仍有17.39%的社团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社团管理人员本身都是学生,没有管理实践经验,如果不进行必要的管理知识的培训,势必会影响到对社团的管理效果。  1.2社团凝聚力较低  1.2.1社员流动率较高  经调查研究发现,重庆理工大学各社团普遍存在人员流动频繁现象,社团人员参加社团活动的年限不超过1年的占82.43%。频繁的人员流动不利于社团的稳定发展,社团成员之间未能形成紧密联系,从而不利于社团人员的有效管理。  1.2.2

7、社员的活动参与率较低  经调查,社团活动参与率在30-50%的社员的人数,占社团成员总人数的44.59%;社团活动参与率超过了70%的只有18.91%的社员。社员年度平均活动参与率为45.89%。社员的低参与率,减少了社员之间和社员与管理人员之间的的联系和沟通,增加了协调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了人员管理的难度,影响了社团活动的质量。最为严重的是可能引发负面的“马太效应”,加剧社团人员管理难度。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重庆理工大学社团人员存在这样的规律性现象:社员活动参与率与时间成反比例,社员流失率与时间成

8、正比例。一到两个月,社员参与率逐渐降低,社员流失率逐渐加大,凝聚力有所降低;两个月后社员活动参与率急剧降低、社员流失率迅速增高,凝聚力急剧降低;经过四个月(即1个学期)后,社员活动参与率降低程度趋缓、社员流失率缓慢增高,凝聚力降低程度趋于缓慢。  2地方高校社团人员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社团活动内容、形式单一  多数社团只是机械式的重复以前的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创新,高层次的活动少,只是停留在发传单、办讲座的层面上,活动无特色,无吸引力,从而影响社团成员积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