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课后习题答案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

ID:25259512

大小:29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9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1-2(1)能;(2)不能。;功和热都是过程量,对于绝热过程,可逆膨胀与不可逆膨胀时热效应均为0,而功必不相等,因此DU必不相等。1-3(1)对(2)错,H是状态函数,DH只是一个变化值(3)错,pDV(4)错,(5)错,等压过程才成立(6)错,DU=DH=0,但其他两个不一定(7)错,存在相变潜热(8)错,任意状态变化过程都可能有焓变,只是在等压、不做非体积功时的热效应在数值上等于焓的变化(9)错,后者仅适用于绝热可逆过程(10)错,水必须是液态1-4a)查表可得Cp=75.291J/K.

2、molb)已知DfusH=334.7KJ/Kg-1c)查表可得DvapH=2257KJ/Kg-11-81-11双原子分子,Cv,m=5R/2;Cp,m=7R/2;因此,1-17(1)(2)由其燃烧反应方程式,可知该等容过程也是等压过程由第二章:2-1思考与判断(1)错,孤立系统自发过程中的熵变大于零。(2)错,只有绝热可逆过程的熵变为零。(3)错,热力学规定0K时纯物质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4)错,化学反应的熵变定义为可逆过程热温熵的和。反应焓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与可逆过程的热效应数值相等。(5

3、)前对后错:对于理想气体,,对于等温过程对于水的平衡相变,;二者显然不相等。2-2(1)理想气体的内能、焓仅仅是温度的函数,固(2)循环过程,状态函数变化为0,过程函数变化不一定为0:(3)平衡相变,,其余均不为0;(4)2-3(1)高温发生(2)低温发生(3)任意温度均可自发进行(1)因所需温度过高,可认为发应在可获得的温度范围内基本不会自发进行(2)低温发生2-120.01kg理想气体He在5p0的体积:求熵变时,应设计一个可逆过程求热效应,设计一个等温过程,则由定义式可得:2-14本题可分为

4、两步:第一步,373K的水平衡相变为水蒸气第二步,373K时,1个大气压的水蒸气变为0.5大气压的水蒸气因此变化为:2-15查表带入计算即可,具体略第三章3-1-(2)偏摩尔量:(a)(d)(e);化学势:(b)(d)(f);都不是:(c)3-1-(2)a,理想液态混合物b,理想稀薄溶液c,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的真实液态混合物d,气相可视为理想气体的真实溶液3-1-(3)(1)平衡相变的两相,,固(2)由,由于温度相等,可知,固;另外也可认为在此大气压下气态水可自发变为液态水,固(3)同上,在此温度

5、下液态水会自发蒸发,固;或者由,由于压力相等,可知,二液态物质的固定商小于气态,固;(4)由(2),;(5)由(3),;由(4)3-1-(4)可见当bB一定时,只与溶剂的性质相关,对于溶剂相同的相同。3-1-(5)(a)错误,化学势是相对某一独立组分而言的。溶液的化学势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b)错误,化学势为偏摩尔量,是热力学状态函数。其值与化学势标准态的选取无关。(c)错误,氯化钠为强电解质,计算其溶液渗透压时,其摩尔浓度基本翻倍。(d)错误,溶液分子间总是存在相互左右力。人们将溶质分子与溶质分

6、子之间、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溶剂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作用力基本相等的溶液定义为理想溶液。3-2(1),等温,设计可逆压缩过程,则(2)因液态水的体积不变3-460m处压强为pa由Henry’sLaw,人体急速上升时累积的气体为在一个大气压下其体积为0.2L,按球形计算,其半径约为3.7cm(此处需假设只有一个气泡?)3-7假设血液为理想稀溶液,且其密度与水相同:则数值上cB=bB查表可得水的因此3-9假设该蔗糖水为理想稀溶液,且其密度与水相同:则数值上cB=bB所以查表可得水的;3-10应在浓溶

7、液一侧加压:第四章4-1(1)2,两固态相(2)1(H2O),2(气相及液相)(3)1,1(4)不为0,(纯水在三相点时物种只有水,而在冰点时物种数包括空气,固K>1)(5)系统点: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表示体系总组成的点相点:一定温度一定压力下,表示体系内各相平衡组成的点(6)2,1(恒沸点处气相组成等于液相组成,因此独立组分数为1,固f=1-2+2=1;或者考虑到压强固定,f*=0)4-2(1)对,f*=1-1+0=0;(可认为体系只有一个相,且临界点储温度及压力固定)(2)错,4(系统自由度可

8、以为0,因此二组份最多可以有4相)(3)错,气固及气液,且气为理想气体(4)对,由克拉贝龙方程方程可知(5)错,一般为两相(固、液共存)(6)错,对于区域熔炼等,分配系数不能为1,但萃取则无此要求。K值的大小关系萃取的效率:K值越小,萃取效率越高。4-3:由题意,物种数等于S=3;化学反应限制条件数R=1(1)及(2):由于体系中H2及I2的浓度总相等,固R’=1因此K=3-1-1=1(3)无浓度限制条件,所以K=24-6由题意,S=3,无反应限制条件,若同时无浓度限制条件及环境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