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十问歌》word版

《中医十问歌》word版

ID:25260345

大小:2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9

《中医十问歌》word版_第1页
《中医十问歌》word版_第2页
《中医十问歌》word版_第3页
《中医十问歌》word版_第4页
《中医十问歌》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十问歌》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饮食四问便。五问头身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问经带产,小儿当问麻疹斑。12中医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敛芨攻乌。遂戟藻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注: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元参、细辛、芍药。)12中医十九畏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箬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烘炙浸莫相依。12中

2、医常用治疗方法一、辛温解表1、用途:用于外感风寒之表证。2、症状: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而喘,脉浮紧,苔薄白。(即风寒表实证)3、方剂:麻黄汤,葱豉汤(有汗之风寒表虚证脉浮缓用“桂枝汤”)二、辛凉解表1、用途:用于外感发热或温燥之邪的表证。2、症状:身热头痛,微恶风寒,有汗,口渴咽痛,咳嗽,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等。3、方剂:桑菊饮,银翘散。三、表里双解1、用途:用于表里同病。2、症状:头痛身热,鼻塞流涕,胸脘灼热,腹满而痛,大便秘结或下痢,舌苔黄,脉滑数。3、方剂:防风通胜丸,葛根黄芩黄连汤。四、荡涤攻下1、用途:用于阳明腑实热证。2、症状:潮热谵语,腹满拒

3、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苔黄,舌起芒刺,脉数实。3、方剂:大承气汤12一、增水行舟1、用途:用于阳明热实。2、症状:津液枯燥,阴虚而大便难下,或下之不通等证。3、方剂:增液承气汤。二、清热解毒1、用途:用于瘟疫,疮疡肿毒。2、症状:身热发颐,咽喉肿痛,甚而烦躁狂乱,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滑数等。3、方剂:普济消毒饮,消痈饮(原名仙方活命饮)三、清热利湿1、用途:用于湿热两盛或湿从热化,以及湿热下注。2、症状:身热肢楚,胸闷腹胀,无汗心烦,或有汗而热不退,头痛身重,霍乱吐利,下部湿疮,尿赤涩痛,黄疸,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沉数。3、方剂:甘露消毒丹,八正散,茵陈蒿汤之类。四

4、、气血两清1、用途:用于气血两燔。2、症状:大热烦躁,昏狂谵语,口干唇燥或发斑吐衄,舌质红降,苔焦或生芒刺,脉浮大而数或沉数,或沉细而数。3、方剂:清瘟败毒饮。五、养阴清热1、用途:用于热病后期或阴虚火旺。122、症状:夜热早凉,骨蒸盗汗,唇红颧赤,咽干心烦,形瘦干咳,舌红少苔,脉细数。3、方剂:青蒿鲨甲汤。一、清燥润肺1、用途:用于温燥伤肺。2、症状: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鼻咽干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细数。3、方剂:清燥救肺汤。二、清气化痰1、用途:用于痰热内结,肺气不降。2、症状:咳嗽痰黄,稠厚胶粘,甚则气急呕恶,胸膈痞满,小便短赤(小溲短赤),大便秘结

5、,舌红苔黄,脉弦滑数。3、方剂:清气化痰丸。三、清泻肝火1、用途:用于肝火郁热。2、症状:夜眠不安,胁痛口干,咽干目赤,烦躁易怒,耳聋耳肿,阴部肿痒,舌红苔黄,脉洪实。3、方剂:龙胆泻肝汤,泻肝安神丸。四、清心导赤1、用途:用于心火亢盛或心热下移小肠。2、症状:口渴面赤,心烦胸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舌尖红,苔黄薄,脉数。123、方剂:导赤散一、疏肝和胃1、用途:用于肝气乘胃,胃失和降。2、症状:脘协作痛,吞酸嘈杂,嗳气呕吐,苔白,脉弦。3、方剂:疏肝和胃散,四逆散。二、健脾疏肝1、用途:用于肝郁脾虚。2、症状:两协作痛,寒热往来,神疲食少,头痛目弦,月经不调,乳房作胀

6、,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脉弦而缓。3、方剂:解郁养血汤(逍遥散),痛泄要方。三、消导和中1、用途:用于伤食证。2、症状: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吞酸恶食,舌苔厚腻,脉滑。3、方剂:保和丸。四、辛开苦降1、用途:用于寒热中阻痞塞不通。2、症状:心下痞满,干噫食臭,或呕吐下利,苔腻脉滑。3、方剂:半夏泻心汤。五、降逆止呕1、用途:用于肺胃失降,气向上逆。2、症状:心下痞鞭,呕吐噫气,呃逆,喘咳等。3、方剂:旋复代赭汤,桔皮竹茹汤。12一、温中散寒1、用途:用于脾阳不足。2、症状:肢体倦怠,畏寒形冷,纳呆食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3、方剂:理中汤。二、温化痰饮1、用途:用于痰饮证。

7、2、症状:胸胁支满,心悸目弦,短气而咳,大便溏,口中和,舌苔润滑,脉弦滑。3、方剂:苓桂术甘汤。三、温阳化水1、用途:用于肾阳亏耗,水邪泛滥。2、症状:四肢疼痛,沉重浮肿,心悸短气,小便不利,苔白不渴,脉沉。3、方剂:温阳化水汤(原名真武汤)。四、回阳救逆1、用途:用于亡阳虚脱,阴寒內盛。2、症状:四肢逆冷,恶寒蜷卧,下利清谷,口不渴,头晕气短,汗出如油,脉沉微。3、方剂:四逆汤,参附汤。五、温补肾气1、用途:用于肾阳不足,下元失于温养。2、症状:12腰痛足弱,下半身常有冷感,气怯神疲,少腹拘急,阳痿早泄或羸瘦消渴,小便不利或反而多,尺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