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

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

ID:25260764

大小:5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_第1页
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_第2页
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_第3页
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_第4页
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脉搭桥与体外循环【关键词】非CPB下冠脉搭桥近20年,我国冠心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男性增长更快。1984~1997年男性发病增加了67%,北京地区冠心病发病率从1973年的27/10万增加到2000年的78/10万。卫生部资料报道,城市冠心病死亡人数达71.3/10万,农村达31.6/10万。提高冠心病救治水平,成为医务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心脏内科对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不断改进,药物涂层支架正在进一步扩大冠心病的治疗范围及数量。但对于多支病变的患者,冠脉搭桥手术(CABG)仍是更有效的血运重建方

2、法。  1体外循环(CPB)与非CPB下冠脉搭桥  1962年Sabiston首次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ONCAB)[1]。1967年Kolessove第一个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冠状动脉搭桥(OPCAB)[2]。1974年郭加强教授完成国内第一例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3]。近40年来,随着CPB技术和心肌保护方法的发展,ONCAB已成为心肌再血管化标准的常规方法,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搭桥手术仍在CPB下进行。其优点是心脏停止跳动,术野静止、无血,便于准确完全地进行冠脉搭桥,操作方便安全。

3、大量事实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早期及远期效果。CPB技术已比较成熟,但对机体来说,仍是一种不正常状态,可带来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如炎性反应、血液破坏、血液稀释、颗粒和异物栓子形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加重严重肺、脑、肾患者的病情[4,5]。  近10余年,微创外科观念深入人心。少部分心脏外科医生一直坚信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同样能完成心肌再血管化手术,从而避免CPB。其中包括阿根廷的Beti和巴西的Buffolo医生。他们对OPCAB技术进行探索和改进,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两位医生已成功完成OPC

4、AB2000余例[6,7]。  随着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显著提高,相关手术器械的出现和进步,非体外冠脉搭桥在某些地区和单位迅速推广。  美国克利夫兰心脏中心2004年报告了OPCAB约占美国CABG总数的20%~25%[8];加拿大OPCAB约占15%~20%;德国约占6%~15%。1996年,国内完成首例OPCAB。目前我国OPCAB约占冠脉搭桥总数的30%[3],但仅在少数几家医疗机构由少数专家完成。安贞、阜外医院2003年OPCAB分别占78%、46%。某些医院个别医生OPCAB比例高达95

5、%以上。Cartier[9]报告了近年多中心OPCAB的状况(表1),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在0%~2%,手术死亡率为0%~3.4%。表1多中心OPCAB状况(略)注:*转换率系指由OPCAB改为ONCAB的比例(略)  OPCAB属微创手术,可以减轻术后心肌酶的释放,减轻心脏损伤,降低围术期炎症反应,减少出血和血制品的使用,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治疗时间,降低CPB高危患者的手术风险,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10-17]。  Puskas[10]等进行前瞻性随机临床对比试验发现OPCAB组

6、术后8、16、24、48h血清CK-MB、cTnI明显降低;术后输血少(P=0.0073);4h内拔管例数多(45.9%比32.3%,P=0.001);术后住院时间缩短[(5.1±6.5)d比(6.1±8.2)d,P=0.005]。Puskas还证实OPCAB1年后死亡率、卒中发生率、二次治疗率与ONCAB组无差异,1年后桥血管通畅率也无差异[11]。Calafiore[13]等对1922例冠脉搭桥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结果OPCAB组较ONCAB组死亡率低(1.4%比3.2%,P=0.001),术

7、后低心排(1.2%比3.1%,P=0.005)、急性呼衰(0.2%比1.2%,P=0.007)、术后房颤(10.5%比15.6%,P=0.001)发生率均低;术后12h出血量[(448±466)ml比(496±379)ml,P=0.017]、输血量[(238±24.8)ml比(290±30.2)ml,P=0.008]少;ICU滞留时间[(13.9±14.6)h比(19.5±24.3)h,P<0.001]、术后住院时间[(4.4±2.6)d比许多报告指出OPCAB早期临床效果较好,但仍面临很

8、多问题。OPCAB在心脏跳动下进行操作,手术难度大,对经验欠缺的外科医生来说,很难达到完全再血管化,甚至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及死亡率。完全再血管化及桥血管的长期通畅率是CABG的金标准。一些研究发现[17-20],OPCAB较ONCAB平均每个患者搭桥支数少(见表2)、搭桥完成率及桥血管长期通畅率低。表2OPCAB与ONCAB搭桥支数比较(略)  Gundry[18]等观察了1989年6月至1990年7月219例CABG患者,其中107例不停跳,112例在心脏停跳CPB下行冠脉搭桥。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